金融危机令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刘天宇
目前,美国华尔街危机不仅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而且已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金融危机可能会向美元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发展,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日益加大。
五次冲击波的杀伤力越来越大
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已经历了五次大的冲击波。
第一波冲击始于去年8月,大批与次贷有关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为缓解流动性紧张,美国进入降息周期,先后两次下调利率。
第二波冲击始于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花旗、美林、瑞银等全球著名金融机构因次贷出现巨额亏损,市场流动性压力骤增,美联储和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被迫联手干预。
第三波冲击发生于今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濒临破产,美联储紧急向其注资,并大幅降息75个基点。
第四波冲击发生于今年7月,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困境,美国政府无奈于9月7日花费巨资接管了这两大机构。
第五波冲击始于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随后,美国银行以接近500亿美元总价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9月21日,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则转为银行控股公司。至此,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全部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第五波冲击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保险业受到影响。全球第一大保险商美国国际集团(AIG)信用违约掉期业务累计亏损高达250亿美元,其他业务亏损达150亿美元。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9月16日决定投入850亿美元以挽救AIG;二是部分传统银行倒闭。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9月25日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成为美国历史上倒闭的最大规模储蓄银行。另外,美国第四大银行美联银行的银行业务也被花旗集团收购。美国今年已有12家地方银行宣布倒闭,正遭遇1992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银行倒闭潮;三是波及范围扩大。目前金融危机已扩散到全球,世界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各国纷纷展开大规模的救市行动。
第五波冲击显示,次贷危机已向传统信贷、保险领域蔓延,而信用违约掉期业务风险的爆发预示着金融危机可能会向美元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发展。
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并非偶然,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储蓄与投资之间的严重失衡以及由此造成的巨额债务。近年来美国储蓄率不断下降,2007年为-1.7%,创下1933年大萧条以来的历史最低纪录。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凭借全球化和资本市场的各种金融创新手段,吸纳全球资金以弥补自身储蓄的不足,积累了大量债务。目前,包括或有负债在内的美国债务规模超过50万亿美元。一旦资产价格上涨停止,美国巨额债务的支付危机就会演变为信用危机。
因此,次贷危机只是一个引爆器,其背后的50多万亿美元的总债务才是真正的巨型“火药库”。目前美联储以及各国央行的联手注资行为,虽然能够暂缓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枯竭危机,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美国本身的巨大债务问题;而且随着增发货币所导致的通胀压力加大,也将增加世界各国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
美国金融危机或将导致世界经济衰退
在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主要股市大幅下挫,恐惧心理和信心危机笼罩整个市场,即使美国通过大规模救市计划,也未能阻止全球股市暴跌。
受美国金融危机冲击,全球各大金融机构已经历了连续几个季度的利润下滑和越来越大的资产减记和信贷损失。截至8月18日,全球累计发生的资产减记和信贷损失已达5036亿美元,其中美国为2528亿美元,欧洲为2281亿美元,亚洲为227亿美元。
更为严重的是,目前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世界经济衰退迹象明显。次贷危机发生以来,美国GDP增长率从去年第三季度的4.8%骤降至第四季度的-0.2%和今年第一季度的0.9%。虽然今年第二季度达到3.3%,但这是出口拉动和一揽子经济计划刺激的结果。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美国经济将继续放慢,不排除出现负增长的可能性。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美国制造业活动指数为43.5,低于8月份的49.9,为2001年10月以来的最低点;9月份失业率为6.1%,就业岗位已连续9个月下滑。欧洲经济增长也受到金融危机的阻碍。今年第二季度英国经济为零增长,采购经理人指数已从8月份的45.3降至9月的41,创历史最低水平,折射出英国经济前景暗淡。欧盟委员会近日再次降低了对今年欧洲经济增长的预期值,并预计明年欧洲经济增长率将接近于零。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经济第二季度增速下降3%,日本央行调查显示,9月份大型制造商信心为负,这是2003年6月以来的第一次。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将今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测下调至2.9%,将日本和美国经济增速均下调至1.4%。
中国的可能损失和应对措施
由于我国仍存在一定的资本管制,金融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影响比较有限。但由于我国与美国、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第一,外汇资产损失明显。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总额中美国债券达9220亿美元,其中美国国债约有5000亿美元,房利美、房地美债券达3760亿美元。随着美元贬值和美国债券收益率下跌,我国外汇储备资产损失明显。中国人民大学近日发布的报告指出,以2007年年底每单位进口品的美元价格为基期,2008年1-7月我国为进口大宗商品而多支付了565.2亿美元。同时,受美元贬值的汇率、投资收益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价格明显缩水。国内金融机构投资境外信用衍生品也有一定损失。第二,国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今年以来,沪深股市出现了背离宏观经济基本面、历史罕见的非理性持续暴跌行情。上证综指从去年最高6124点下跌到最低1800点附近,跌幅超过 70%,多家公司股价跌破净资产,市场估值体系几近崩溃,融资功能几近丧失。投资者损失惨重,市场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和信心危机之中。第三,出口增长放缓。今年1-8月我国出口9376.9亿美元,增长22.4%,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5.3个百分点;累计贸易顺差1519.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2%,净减少100.8亿美元,其中对美国出口仅增长10.6%,比2001年-2007年我国对美出口额年均27.5%的增速下降近17个百分点。第四,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包括热钱在内的资本净流入加速。美国等西方国家纷纷采取注资、降息等多种方式以防止经济衰退,大大增加了全球流动性,国际资本也因此加速流向我国,从而进一步加剧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带来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贸易摩擦增多等问题。更为严重的是,一旦热钱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撤离,将会导致国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针对以上不利影响,我们应及时跟踪、多手预案、积极应对,尽可能减少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促进经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