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天津12月8日消息(记者刘志刚陈庆滨) 天津在1220平方公里的盐碱荒滩上筑起一座化现代化滨海新区,逐渐形成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记者在天津港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看到,一座座巨型龙门吊一字排开,正在不停地装卸货物。
放眼望去,一艘艘巨轮正在扬帆远航。天津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汝民说:“作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第一个下放地方的港口,天津港在淤泥质海滩上实现着创建世界一流大港的梦想。”
天津港的飞跃,只是天津滨海新区的一个缩影。30年前,滨海新区是一片盐碱地,没有一家工厂,今年空客A320、新一代运载火箭、中新生态城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在滨海新区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为滨海新区每年形成8000亿元的经济效益。没有技术没有资金,滨海新区的建立和发展靠的就是大胆开放,勇敢开拓,时任天津市副市长的叶迪生回忆说:“我们当时一心一意想尽快招商引资,决心一定要把这儿建成中国工业化最好的地方。"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摩托罗拉、三星、丰田汽车等一大批国际知名大企业纷纷落户滨海新区,现在的天津开发区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冶金、生物医药、新能源及环保等六大优势产业格局,成为带动天津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后,一轮新的开发开放热潮扑面而来。天津滨海新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邓文华说:“天津滨海新区要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