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省市文物考古工作者20多天的发掘,(安徽)六安郊区一座巨型古墓葬揭开了神秘面纱。和曾引轰动一时的六安双墩1号汉墓一样,这个墓葬也是罕见的重椁重棺墓。专家初步估计,这可能是战国晚期或西汉时期的墓葬。
这个墓葬由多个古墓组成,多数为小型墓,位于北侧的一个大型古墓和不远处的一个中型古墓尤为引人瞩目。现场一位考古人员告诉记者,经过20多天抢救性发掘,最大一座古墓已具备揭开棺椁的条件。
最大古墓发掘现场,厚厚的土层已被分成了7级收缩台阶。
据介绍,这个大墓地下部分深达7米多,外开口占地面积达52平方米,墓道面积达22平方米。记者发现,大墓最后3级台阶下,土层由黄变赭红。专家称,赭红色土层其实不是真正的土层,而是尚未完全形成的红砂岩,遇水比较软,但风干后就成了风化石。因此可以想象,当年修墓时,棺椁下部的空间是由人工开凿出来的,四壁上仍能看到明显的开凿痕迹。
记者发现,最上面的木椁盖板由7块巨大的木头组成,重量在500公斤以上,而且在中间部位能看到很大的窟窿,可容一个人出入。专家解释说,这个窟窿其实是盗洞。
此次考古发掘的领队、省考古所李德文教授解释说,该墓分为主棺、头厢和边厢,而且是套棺,也就是重椁重棺墓。李教授分析说,从目前发掘情况看,该墓的年代估计在战国晚期至西汉。关于该古墓的特征,李教授评价说:“这个墓挖得很规矩,封土时每隔一层黄土就夯一层红砂土,当初开凿的难度很大。”
关于该墓被盗后还能否清理出文物的问题,有关专家分析说,估计大件文物留存的可能性小,但仍希望能找到小件文物,以供研究之用。(新安晚窦祖军) (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