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模拟罗斯福新政 网络谈话拉拢民心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当美国新当选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尝试解决美国面临的诸多难题时,开始意识到与民众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那是他力量的真正源泉。
在在初选和大选期间,奥巴马经常被与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三位总统作比较,包括亚伯拉罕-林肯,林肯曾通过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并接解放了奴隶;富兰克林-罗斯福,罗斯福曾应对大萧条,并且带领美国赢得二战;以及约翰-肯尼迪,肯尼迪曾妥善处理古巴导弹危机,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三位总统都是天生的演讲家和令人鼓舞的领袖,而奥巴马也正在创造类似的期望。
1933年3月,罗斯福就职总统后,他必须面临空前严重的经济大萧条,当时的失业率达到30%。罗斯福引进“新政”,即通过大量公共工程提高就业率。当罗斯福1936年第二次连任后,失业率下降了5%,但是局势依然非常严峻,特别是1937年。尽管20世纪30年代美国恢复经济的速度不比英国或者德国更快,然而可以公正的说,新政在降低失业率方面非常成功。在1936年大选中,美国选民呈压倒性多数支持他足以说明这一点。
奥巴马现在面临的情况与罗斯福1933年面临的局势惊人地相似:同样需要面临严峻的经济危机。此外,罗斯福或许是美国唯一一位同时要面临国家防卫和经济危机的美国总统。如果任何人怀疑奥巴马面临的挑战,孟买恐怖袭击事件给了他确定回答。
美国上周公布的11月份失业人数达53.3万,这是自从1974年以来,美国月失业人数最多的一次,失业率达到6.7%。大多数人认为,美国失业率在接下来的18个月内会继续增高,到2009年末将达到10%。
除了面临的局势类似外,奥巴马采取的政策与罗斯福的政策也十分相似。像罗斯福一样,奥巴马意识到,总统最强大的武器是他与民众的关系。无论当前遇到怎样的困难,新总统必须克服民众沮丧和绝望的情绪,就像林肯在内战中表现、罗斯福在大萧条中的做法一样。
罗斯福想出“炉边谈话”的主意,使用广播与呆在家里的美国民众聊天,他向6000万美国民众解释了他提议的银行法案,并讨论了银行危机。奥巴马总统已经不再依赖广播,他也没有呼吁民众进行“炉边谈话”,他呼吁民众们使用网络。尽管他们使用的媒介不同,但是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奥巴马正创建一种与民众更亲密的关系,让他可以推进自己的政策。
在不久前的网络互动活动中,奥巴马与美国民众讨论了失业率上升的问题,显然他不仅在打造自己的“炉边谈话”,也正计划引进自己的“新政”。他正在提倡自20世纪50年代公路扩建计划以来,规模最大的投资项目。他还透露打造现代化的美国教育系统,挽救汽车工业、创造250万个新工作岗位等计划。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奥巴马的这些公共项目能够让美国避免陷入大萧条吗?建立学校、公路以及桥梁建筑等,需要数年的时间去设计,还需要更多时间来建造。这将对联邦财政预算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肯定会有很多民众感到失望,因为发动不受欢迎的战争,可能降低对布什政府的历史评价,甚至引发更不受欢迎的经济危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时,许多政府的第一反应就是挽救银行系统,但是那并不能预防经济继续恶化,也不能阻止失业率继续上升。而奥巴马却选择与民众建立新的关系,那正是他力量的源泉。(同创/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