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宣传启动
一、中国梦的时代风情
三十年的岁月,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不过是一滴小小的水珠,历史深邃的手指轻轻一弹,就可以将它混杂于昏黄的故纸堆中。但是人类历史上,总有一些特殊的篇章,在最短的时光里浓缩了数量庞大、影响深长的一系列事件,它们爆发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影响力却超越了时间,甚至烙在了人们的灵魂深处,构成了一个民族的心,正如汉风浩浩,唐韵滔滔。
要理解这三十年,就必须把它放在中国苍茫的大地和心灵中:数千年的峥嵘与辉煌在1840年遭遇了必然的挑战,几位聪明人惊呼这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不仅意味着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大变局,更意味着文化的大挑战,中国不仅要完成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还要完成重塑民族精神和文化魂的历史使命。在此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经历了激烈、痛苦的战斗与牺牲,在交织着光明与黑暗、前进与后退、成功与失败的复杂进程中,1949年意味着中华民族又可以用自己的声音独立向世界表达自己的光荣与梦想,1978年则意味着中华民族在一系列的艰难探索后开始尝试以一种更为开放而自信的方式建设自己的国家,这是一次偶然又必然的出发。如今,我们收获了眩目的经济奇观,我们创造了屈辱的先辈梦寐以求的富裕与尊严,虽然一切还远远不那么完美,虽然一切都不过刚刚开始,但我们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好时期,或者说是一个好时代的开始。
要理解这三十年,就必须把它放在全球化的视野和沉思中:三十年前,当厚重的历史巨鼓訇然敲响时,改革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时代课题,各个国家与民族都在调整自己的发展思路。而我们同样在一篇壮美并急待书写的巨大文章上镌刻下了时代主题、发展策略和生存之道,那就是改革开放。在人类历史上,改革从来都比革命更为艰难,开放从来都比封闭更难掌控,但就在三十年这段并不漫长的日子里,在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之间的激烈碰撞中,改革开放溅起了一朵朵智慧和理性的浪花,奏响一曲曲慷慨激昂的黄钟大吕。我们进行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壮观的一次变革,这是世界上人数最为庞大的一个群体用自己全部的激情追寻幸福和梦想的努力,无数务实的理想主义者在这篇大文章中挥洒了呐喊、奋斗、坚韧、曲折与顽强。中华民族从未如此深刻地融入世界,也从未如此坦然地开放自己的心灵,如果说让自己富裕是这三十年的重大成就,那么让自己融入世界则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时代的洪流是浩瀚而庞杂的,没有一个历史学家能以计算机式的精密语言和逻辑记录、分析、诠释这三十年的每一个小小浪花、微微水滴。正如美国作家房龙所说:“历史是一座雄伟壮丽的经验之塔,它是时间在无尽的逝去岁月中苦心搭建起来的。要登上这座古老建筑的顶端去一览众山,并非易事。”但我们意识到,中国佛教中“一沙一世界,一花一菩提”的智慧可以帮助解决我们的尴尬。也许我们无法说清整条巨流的宏伟,但我们至少可以说清一滴逐浪奔腾的水花所经历的困惑与欣然,曲折与通达,痛苦与喜悦。我们可以将这朵水花看作一朵鲜花,一滴鲜血,一掬热泪,一个普通人……不管如何定义,我们知道它是滚烫的,足以给冰冷的数据增添一点点温度,给历史书页上写下一段小小的注解。并且,我们深信,无论历史长河,还是时代洪流,在本质上都是由一个个小小的个体构成的,无数个体的故事构成了历史,无数个体的梦想构成了时代旋律。一个中国人的梦微不足道,但13亿中国人的梦就是中国梦。这三十年的中国历史,成全了无数人的中国梦,同时还有无数人还在为中国梦打拼。
于是,有了《中国故事》。我们选择了十个人物,十个在三十年的历程中,在各自的阶层里具有代表性,也极具个性的人物,他们的故事是梦想的故事,是追寻梦想的历程,是中国梦的样本。
二、中国梦的十个样本
《中国故事:戴洁天》
“忍将心血埋深土,为待他年人问津。甘为苍生受苦难,五十年后识斯人。”——42年前,一介书生在温州的一个公社做了件“胆大包天”的事,比安徽小岗村的农民早了22年。如今,他的儿子创办了葡萄牙最大的中国小商品市场,他的家已成为世界市场的一个活跃终端。从包产到户到市场经济,从温州到世界,父子两代人的路合成了一条清晰可见的历史之线,串联起并不如烟的往事……
《中国故事:柳传志》
“历史给了我机会,这是千真万确的,我改变了历史,是远远谈不上的。”——一个被传媒无数次地报道过的人,一个总是与IT、尖端等等话语联系在一起的人,一个被认为“引起了中国科技界观念彻底改变”的人。然而,时间改变的不仅是科技和企业,还有那些改变科技和企业的人。在某种程度上,这位主人公是我们衡量和理解这个时代的一个标尺。
《中国故事:樊建川》
“国人到此,低头致敬!”——一个曾经的军人,一个辞官下海的商人,一个富有但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人,一个干了一件伟大事情的平凡的人,所有这些形容词因为一座博物馆而凝聚到一个人的身上,那是怎样的博物馆?那里有真实的历史,民族的苦难,还有你我的灵魂,你要走进去吗?
《中国故事:陈哲》
“他象一个孤独的标杆一样立在山谷中。”——他曾用自己的笔写下时代的低语,却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在茫茫人海中,他的孤独、温情、思虑曾经化做同一首歌。然而,当物质日益丰富的时候,精神的寻找者却总显得格外孤独。看到他,就让人忍不住地停下来想一想,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在失去什么。
《中国故事:张希永》
“命运曾经向他关上了一扇门,张希永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1986年,一对年轻工人夫妻,成为新中国第一批与“下岗”这个词联系在一起的人,在惶恐与不安之中,他们开始了为生存而挣扎的漫漫长路。这是一段破产与重生,绝望与希望的故事,虽然主人公是一对小人物,但他们有资格代表我们的时代,并用自己的历程审视你的生命。
《中国故事:郭凤莲》
“人不能和历史赌气。”——在她六十多年的岁月中,几番逐浪沉浮,几度随花开谢。她曾经荣耀地站在虎头山上放声高歌,也曾经失意地呆在家中闭门苦思,如今她正沉着练达地驰骋于商海。从某种角度来看,她是新中国农村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她所经历的光荣和迷惘、挫折和重生,其实是我们共同走过的一段心灵旅程。三十年沧海桑田,大地上每天都有新的辉煌诞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昨天的故事随风远去。
《中国故事:龙安志》
“这种哲学认为世上唯一永恒不变的就是不断的变化”——30年前,中国的大门再次向世界敞开。就在那个时候,一位美国青年怀抱梦想来到中国,在这片充满了热力和开拓者气质的土地上,他为了认识中国而留下来,因为在中国创业而富有,因为融入中国而触摸到了中国心灵。他只是大历史中的一个普通人,但他的故事会从另一个维度告诉我们三十年岁月的沧桑与澎湃。
《中国故事:康厚明》
“我们农民工付出的不只是汗水,更多的是辛酸。”——当他走进人民大会堂的时候,身后矗立着一个2.4亿人的庞大群体。他不是英雄,不是奇人,没有恢宏的体系,也不会谈论什么完美社会,更不会许下关于拯救的承诺,他只是2.4亿人的代言人。他的声音与华丽无关,但应该是也必须是这个时代最吸引人的声音,因为他与他们的喜怒哀乐同样也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兴衰荣辱。
《中国故事:廖晓义》
“我就是这块土壤里边的一粒种子,最后你得回到这块土壤。”——30年间,她背负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游历了世界五大洲之后,再次回到了生她养她的故乡。命运似乎用一种诡异的方式划了一个圈,但是一个信念让这个年过半百的瘦弱女子的命运,具有了特别的意义。在她的信念面前,所有的人都会被点燃。她把自己视为草根,她把信念称为公民社会。
《中国故事:张亚勤》
“我希望生活有一点不确定性,有一点挑战,这样才有乐趣”——12岁时读大学,31岁时当美国院士,如今全球顶级计算机研究院负责人。在他的背影里,有108年前对少年中国的呼唤,有30年前对中国少年的期待,有如今对未来的沉思: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三、中国梦的核心理念
中国应当成为一个充满梦想的国度,追求梦想的伟大过程就是中国梦的本质。
这十位人物的命运应合着三十年的时代风云,他们的梦想在三十年中摇曳不息,并不断生长,他们坚信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双手一定能实现中国梦。他们的梦具有这个时代中国梦的共同底蕴和风骨:
所有的人,不管心怀国家发展,还是惦念家庭儿女,所有的梦想都值得尊重;所有的人,不管出身贫寒还是富裕,都能享用公平、平等与竞争,并以此支撑起自己的梦想;所有的人,他的存在对家庭和国家都富有意义,都能分享繁荣与发展的成果;所有的人,都可以用奋斗、勤劳与坚韧追求自身的价值,拥有实现梦想的机会。
纪录、展示中国社会在三十年间发生的巨大变化,是媒体人的责任,虽然如上所说我们无力对这一伟大的时代进行深邃的思考和全景式的展现,但我们至少可以让十个和我们共同经历了这个时代的人走进共同的视野。《中国故事》不求宏观地、全景式地展现波澜起伏的中国改革30年,而是宏观把握、微观着眼,以社会组织中的基本单位——个人、家庭、机构为切入点,以个人视角观察30年中重大的历史事件,感慨时代的沧桑巨变。《中国故事》不追求“史诗”风格和宏大叙事,它深入民间,深入大众,把镜头转向时代大潮中的普通人,表现他们命运的跌宕起伏、家庭的恩爱情仇、生命的悲欢离合。以生动的历史细节还原历史,从一粒沙中折射三十年的集体记忆。在一个无比宽阔的时代背景下聆听他们的故事,感悟我们的人生。这是纪录片《中国故事》的创作使命。
四、《中国故事》的创作团队
从《大国崛起》到《复兴之路》,再到如今的《中国故事》,我们走过了五年岁月。我们注意到,就在我们梳理历史和情感的过程中,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还在大步前行,13亿个人还在不停地追寻而实践着自己的梦想,个人梦想的集合就是一个国家的梦想。我们愿意成为中国梦忠实的记录者、积极的思考者。因为我们坚信中国不能没有梦想,未来不能没有梦想。于是,我们从《大国崛起》的广阔浩渺中走出来,从《复兴之路》的艰难跋涉中走出来,走进更具时代气息和个人风格的中国梦。
五、《中国故事》播出安排
播出规模:每集50分钟共10集。2008年12月15日---26日播出共10集。
每一集聚焦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家庭、机构,以三十年人物命运、家庭转折、时代变迁为主线,来展现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个侧面,十集纪录片相辅相成,既相对独立,又构成有机的整体,共同呈现改革发展进程的主体脉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