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经济三驾马车受波及 2009年GDP增长被调低2个百分点
本报记者 韩 杨 北京报道
毫无悬念。
在12月10日出炉的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半年报》中,东亚地区2009年的GDP预期也被调低。
出口增长趋弱和投资消费水平下降是世界银行下调2009年东亚地区GDP预期的主要原因。但世行主管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的副行长吉姆·亚当斯预测,2008年东亚地区对全球增长的贡献将为1/4,2009年则会达到1/3。
报告称:“对出口下滑的预期,以及可能的资金流入减少,都将抑制投资;私人消费很可能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打击,包括收入的缩水,更高的失业水平,家庭与企业的财富减少,以及储蓄意愿的加强。”
该报告还指出,东亚地区最脆弱的国家是那些资本账户比较开放、有大量非居民股权持有、对外国证券投资依赖度较高的国家。
而随着危机不断展开,在危机爆发之初债务负担较轻、有财政和对外经常账户盈余以及大量外汇储备的国家将具有最大的回旋空间。
另一方面,低收入国家(老挝、柬埔寨、东帝汶以及太平洋小岛国)受金融动荡的影响相对较小,原因是其银行系统在全球市场上暴露不多,但多少也会受到初级产品出口收入、旅游收入和劳务输出汇款减少的影响。
尽管危机发生以来,东亚各国跟随全球市场的脚步通过降息和财政手段迅速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然而,世行分析报告指出,东亚地区的银行仍面临着相当大的金融压力。随着经济活动放慢,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可能将进一步恶化。
中国、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相继推出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其中,中国4万亿元的财政刺激计划规模最为庞大。
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尼赫鲁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评述,这一计划对中国而言意味着“机会”:可以改善既有经济结构,同时也可以改善能源利用效率。
而其他一些财政空间较小的国家目前尚未启动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尼赫鲁认为,这与各国的财政收入情况有关。
市场对于各国经济刺激计划的评估也处于不断改变中。
世行建议,为了确保刺激需求和创造就业的目标,此类刺激计划最好瞄准失业率最高、受经济放缓影响最大地区的计划和投资项目。
尼赫鲁特地介绍,印尼在受到海啸灾难之后建立的有效社会安全网络就是值得推广的样本:它注重社区发展,将资源直接转移到当地项目中。“毕竟,救援的焦点还是集中于保护穷人。”
同时,尼赫鲁认为,东亚各国在应对危机时,各国的沟通机制也富有区域特色。当爱尔兰政府向储户保证,储蓄享有政府担保时,英国银行账户上的钱在减少。而东盟秘书长素林(Surin Pitsuwan)曾表示,这样的例子不大可能发生在东南亚国家,因为各国元首、财长之间存在重大政策出台前事先通气的良好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