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说,用药前,他的800米成绩是1分57秒多,用药后,在高考体育特长生加试上可以跑到1分53秒,“这个成绩在高中阶段太吓人了,一个800米运动员,自从他的成绩进入2分后开始,每提高一秒,都是(上)一个台阶,提升一个档次。
杨说,2005年末他读高三,跟A市乙中田径队训练,注射过EPO。而为参加省运会和市运会,并能在特长生加试中获得好成绩,身边队友也大都用药,“我们用药比甲中还狠。靠打针吃药,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杨介绍,当时他用的EPO是从省体工队托人买的,在一个刘姓队员那里拿到的,“省体工队这样的人多,他们没什么钱。平时批发运动鞋、运动服,卖药,都是他们的赚钱门道。”杨说当时他去小诊所花钱请人打针,“用药和不用药,感觉就是不一样。
训练不累,每天都可以承受大训练量。”
杨说:“教练给我们用EPO时,刚开始有些队员不适应,头晕,恶心,乏力,不过过一阵子就好了,得慢慢适应。”杨说,EPO的注射特点不同于其他药物,“要皮下注射,不是肌肉注射。而且腹部注射的效果要比胳膊注射效果更好,因为毛细血管多,更容易吸收。”杨还说,药不能持续使用,间隔一段时间就要减少用量,如果长时间使用会有副作用,“会造成血稠,动脉硬化,脑血栓什么的。”杨以前看过EPO说明书,上面说如果用量过多,容易导致骨髓纤维化,“现在的说明书上没有了。”
“不能多打,一周就两次左右,用药期间,要配合善存(善存片,维生素及矿物质类非处方药药品——记者注)或者21金维他。有个小诀窍,在打EPO时候,如果配合一些含铁的维生素,效果非常好。”杨说。
对于商所说的益比奥,杨解释说,所谓益比奥其实就是EPO的中文名称,为促红细胞生成素,国产的便宜,进口的要贵一些,“基层运动员,平常用国产的就行,肯定够用了。”至于EPO的来源,杨说“药店肯定没有”,“这个得找熟人”。
杨说,丙睾酮也是激素类药物,和甲睾酮类似,但不是口服,需要注射,所以需要长时间使用,“听说丙睾酮一般都是给垂危病人使用的。一定要配合肌苷片,保肝护肝,要不身体就祸害完了。”他说丙睾酮很便宜,大概三到五毛钱一支,至少要在正式比赛前两个月使用,“每天一次,一次注射四到五支,刚开始如果小队员不适应,可以先从两支打起,可以隔日打,等适应了再加量。”他说由于丙睾酮的液体偏油性,不同于其他针剂的水性状,不容易注射,凭借处方,在某些药房就可以买到丙睾酮。
杨说,同时使用EPO和丙睾酮两种药物不影响效果。他亲眼看过A市乙中田径队队友用过这两种药物,当时是教练统一给队员注射。而教练也叮嘱,用了丙睾酮的队员,在训练前后一定要多进行柔韧性练习,因为打完丙睾酮,肌肉会比平日里僵硬很多,“队友都说,打完针,身上有劲儿,精力充沛,憋不住,一天都不困,训练好几次,也不觉得累。”
“用药对身体肯定有损害,激素类药物对身体影响大,除了平时的营养辅助,只有通过后期疗养了,谁让你想出成绩呢。省城练体育的小孩,大多都是从这条道路上走过来的,”杨说,“不吃药,就等于光屁股和人家跑。”
记者在2 0 0 8年兴奋剂目录中并未查找出汉字丙睾酮字样,从杨所述特征看类似于丙酸睾酮,亦未在目录中发现类似汉字。但根据新华社2006年8月29日电,由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监察局等单位组成的兴奋剂检查组在此前突击检查鞍山市田径学校运动队时,收缴了促红细胞生成素、丙酸睾酮等违禁物质。在国食药监办[2008]85号文件《关于公布含有兴奋剂目录所列物质药品名单的通知》中,我们看到“含兴奋剂目录所列物质的化学药品及生物制品品种名单”,在名单中,丙酸睾酮、丙酸睾酮注射液两种药品对应的中文兴奋剂名称是睾酮。而睾酮(testosterone)是出现在2008年兴奋剂目录中的。
胡曾是一名学体育的大学生。
2008年7月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的他在D市一家大型洗浴中心做服务生,每天工作12个小时,然后休息12个小时,白班和夜班轮流倒换。主要工作是为客人端茶倒水、递送毛巾、管理钥匙、打扫包房,有时也为客人介绍按摩或其他服务,以获取提成。介绍足底保健(50元)可提成0.5元,介绍全身按摩(88元)可提成1元,介绍小姐全套服务(268元)可提成2元,“底薪500,提成大概能有200到300块。”
下辈子你还会练体育吗?“不练了,”胡说,“就是下辈子我跑得像刘翔一样,能拿到世界冠军,也不练了。”
现年23岁的胡,练体育曾一帆风顺。
1999年他因为长跑成绩优秀,进入省城某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田径队;2001年他创造了省初中生5000米纪录,后进入省实验中学(高中部)就读;2003年他再次创造省高中生5000米纪录;2004年他被省城某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录取,并在2004年的全市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5000米冠军。
胡说,在省城A市体校训练时,他是那批队员里成绩最好的,“每到集训期间,我们都要统一喝中药,具体喝的是什么我们不知道,都是教练从外面弄的,教练说是大枣枸杞什么熬制的。效果确实不错。白天跑的强度非常大,晚上喝完汤药,睡一宿,第二天一点不累,还可以大运动量训练。”胡接着说:“都是成绩比较不错的队员,才有机会喝汤药。”当时是白天训练,晚上到厨房集合,喝教练熬制的汤药,喝完后,不和没喝药的队友说这事。
来源?“教练说,汤药的处方是体工队队医给开的,省体工队和各级体校是上下级关系,都熟。体工队里有队医就卖兴奋剂,大都卖给熟人,什么药都有,也不贵,包括大力补和EPO。”
“我没打过针,但是我看过别人打针,成盒的针剂,丙睾酮,主要是给练长跑和障碍的队员用,”胡说,“高中那个阶段,大家都吃药,一是想通过体育上大学,二是高中级别的比赛没有兴奋剂检测。我们A市体校用药最狠,好像是2007年,A市体校成绩太狠,把省队都得罪了。后来下来查,也不了了之。”
胡说上大学后,吃药的就少了,尤其是那些女运动员。因为进入大学后大都松懈了,吃药祸害身体,没有必要,“有些要继续参加比赛的队员,还是吃药。”根据胡的说法,当时在大学田径队里,还有队员从体工队和体校教练那里拿出兴奋剂,准备卖给高考考生。
胡说省城不少学校都在用药,“教练员用药,主要是竞争激烈。要想成绩好,就得用点儿药,很多教练员本来是不用药的,但看到别人用药了,自己心里不平衡,凭什么我们辛辛苦苦训练一年还不如你吃药两个月,这样,他们也就用药了,坏风气就是这么来的。”
胡称自己有朋友在省体工队训练,“他们也用药,但不是特别高科技。点点滴滴,用得不那么好。咱们省田径水平不高,主要是经济不好,跟别的省份比不了,省体工队待遇差,就留不住人才,运动员在最好的年龄纷纷跳槽,都被别的省份买走了。”
胡说:“练体育没有意义,我非常后悔练体育。体育是一个(项)祸害人的活动,作为一个运动员,练到最后,也许成绩不错,但是有很多伤病。我的伤不多,最主要是心里有伤,觉得自己很委屈,这么多年的付出,到头来什么也没得到。”他接着又说:“我不喜欢现在的生活,主要是经济方面,总觉得钱不够花,我的特长是跑步,是体育,可是现在没有什么机会靠特长赚钱。现在我想开了,除非你跑到刘翔那样,拿到奥运会冠军,那样你就什么都有了,要不然,你就很难吃饱饭。”
胡称搞体育的到后来出路不多,他毕业的某大学还不错,属于国家重点院校,但是体育专业的就业非常一般,“十个人有两个人干体育就不错了,大多数都转行了。”
在D市火车站,记者告别胡,转身刚走几步,他在后面喊住,说:“千万别和别人说我在洗浴中心干活,这事被大学同学知道了不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