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如连续多年开展为百姓办实事,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实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工程,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免费义务教育范围和完善扶困助学体系等等,所有这些举措,都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出市委、市政府遵循财富共创、成果共享、和谐共建的理念。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目标,而且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建设和谐社会应“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为我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指出了工作的切入口。可以说,抓住了民生问题,就是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矛盾,就能提高建设和谐社会的成效,也才能提高全体人民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市委、市政府多年来着力实施一系列民生工程,正是抓住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平等地享受生存权、生活权、工作权、发展权,正因为如此,人民的心情才变得越来越舒畅,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系越来越顺畅。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生问题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的形势下,一系列与百姓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也就变得更加深刻、更加重要、更加复杂、更加迫切。基于这种认识,市委、市政府把大力开展民生工程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每年都有新举措,每年都有新成果,确保让所有生活、工作在沈阳的公民都能充分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充分体验到沈阳这个大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