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留下永久印迹
——写于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内陆队出发之际 新华网南极中山站12月18日电(记者刘奕湛)被称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的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在中国人面前不再遥不可及。
担负着建设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任务的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队,于18日启程前往距离中山站1300公里的冰穹A地区,整个车队有11辆车、43个雪橇,装载物资625吨,计划行进20天到达冰穹A。
目前,冰穹A和经线交汇的南极极点、全球温度最低的南极冰点、地球磁场南极的磁点并称为南极科考的四大“必争之点”。中国南极昆仑站的建立将成为继美国在南极极点建站,原苏联在南极冰点建站,法国在南极磁点建站后,人类南极科考史上又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研究将实现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内陆的跨越,是中国从极地科考大国向极地科考强国迈进的关键一步。
2008年10月20日,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上海启程前往南极,开始了中国极地科考史上历时最长、科考队员人数最多的一次远征。此次科考的最核心任务,是在南极内陆冰盖的冰穹A地区建立一座科考站——昆仑站。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中国建立的第三座南极科考站。
冰穹A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空气稀薄,年平均温度接近零下60摄氏度,被学者称为“不可接近之极”。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领队、首席科学家杨惠根说,冰穹A作为南极之巅,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是一座“天然实验室”,那里的观测指标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有说服力,是大气与气象研究方面独一无二的“观测站”。此外,这里的冰盖是原始堆积而成,储存着反映全球气候和大气环境演变的信息,在这个区域最有可能找到地球上最古老的冰芯。
2005年1月18日,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从陆路实现了人类首次登顶冰穹A。今年1月12日,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再次登上冰穹A,为建站做了一系列准备。根据规划,昆仑站的一期工程是建成可供15至20人夏季科考的度夏站,建筑面积为236平方米,包括生活区和科研区。3至5年后,再逐步升级扩建为满足科考人员越冬的常年站。
十几天来,内陆队队员们奋战在出发集结地,卸货装货,经常是干到凌晨才能返回中山站休息。连日来的户外作业,使每个队员除了戴眼镜的部位保留原有肤色外,其他暴露部位都变得黝黑且出现不同程度的晒伤。
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队队长李院生说:“内陆队的全体28名队员都通过了体检、心理测试、高原适应性训练等一系列严格考核,他们将克服高寒、低氧等困难,完成建站、科考等任务。”
在冰穹A已经启用的自动气象站发回的观测数据显示,那里的最低气温达零下82摄氏度,即使在夏季,气温也会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因此建筑材料必须能耐受这种低温考验。为了满足南极内陆地区极端低温的气候条件,昆仑站将采用特殊的钢结构。
李院生说:“昆仑站主体结构采用不锈钢材料,并特别研制出超耐低温的国旗红、国旗黄两色彩涂板,作为外部保温层。电缆电线、电器开关和灯具、洁具等主要材料及零部件也都经过了零下90摄氏度的耐低温试验,确保各项性能在异常温度下仍能正常使用。”
昆仑站的主体建筑内部由11个工程舱拼接而成。室内设计与家具多采用暖色调,从而减少环境对科考队员造成的心理影响。项目经理陈兆融介绍说,昆仑站内共设有10间宿舍,这种宿舍有些类似于火车的小包厢,有上下铺,但床更宽、更长,屋里有专门的空间放置行李,还有一张可折叠的工作台。由于处在高原缺氧环境下,在每个床头都有一个供氧终端,科考队员通过它可以补充氧气,缓解缺氧造成的不适。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