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0多岁的甘孜人杨长华忘不了30年前的生活场景:上学、看病要到10多公里外的镇上。而今,这一切变了。村子里不仅有了学校,还有卫生站。他家的住房也由过去的片石房变成了砖混结构的房子。
这是我省民族地区30年来变化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来的30年,国家在民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推动了社会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住房
2012年基本实现牧民定居
省民族经济开发办副主任蔡钦介绍,由于特殊的历史、社会原因,1978年以前,我省民族地区有相当一部分特困农牧民的居住条件极为简陋。
2004年,我省开始帮助特困农牧民改善住房。成本小设施齐全的住房,符合了农牧民的消费水平,甫一推出便备受欢迎,当年试点2000多户。2005年,国家对这项工程进行补助,截至目前已经完成7万余户,“这成为两项资金中最受欢迎的项目。”蔡钦说。
今年,我省确定从2009年起到2012年,实施牧民定居计划,基本解决我省藏区牧区现有未定居牧民群众和简陋固定居所牧民群众的定居问题。配套建设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教育、卫生事业,达到牧民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有较大提升、畜牧业经济有新发展的目标,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牧区。
教育 民族地区插上腾飞的翅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也是四川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的30年。
固本篇上世纪90年代前:狠抓初等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到1990年,我省狠抓民族地区初等教育,每年拿出专款用于民族地区教育。
职业教育起步,上世纪80年代末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数已占到高中阶段学生总数39.5%;三州专任教师达38272人。
2000年前: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围绕民族地区教育体系进行构建,我省大多数县普及小学教育;少数县、乡在普及六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尽力普及初中教育。高中、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有了相应发展,职教、成教与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形成具有四川民族地区特色的教育体系。
到1998年,有33个县、100余个乡镇实现了基本普及初等教育,两个县、10多个乡镇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2000年以后:实施十年行动计划
2000年,四川提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提出用10年时间,投入30亿元,帮助民族地区在2010年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到2007年底,我省基本形成了以基础教育为主,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教育体系。
截至2008年10月底,民族地区51个县(市)中已有48个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所有县都基本普及六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初中毛入学率分别由2000年的30.1%提高到93.4%,基本实现了民族教育由初创到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标志新阶段的历史性转变。
提质篇
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增大
1978年特别是2001年以来,我省对民族地区逐年加大投入,以政府为主的教育投入体制已在民族地区初步建立。
仅2001年至2008年间,我省共投入52.85亿元资金用于民族地区教育,新建和改扩建学校3241所,总建筑面积达390万平方米。8年的投入相当于“十年行动计划”实施前30多年的总和。
从2001年起,我省将办好寄宿制学校纳入“十年行动计划”,共新建和改扩建寄宿制学校1374所,使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达到1561所,为40.2万名学生提供了寄宿条件。2006、2007年起还先后全部免除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和教科书费。
师资队伍质量明显提高
2001年以来,我省共为民族地区脱产培训在职教师1000余人,短期培训教师、骨干教师、校长和管理人员4.2万余人次,培训面达77%。为了帮助民族地区发展教育,确定了成都等10个市的71个县(市、区)、1568所中小学及33所高校和37个省级部门结对帮扶民族地区教育,累计为民族地区选派了7516名支教教师。
医疗
初步形成县乡村三级体系
现在已经成为色达县卫生局局长的杨长华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经历了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医保覆盖面扩大和医疗队伍建设加强的三个阶段,“分别解决了老百姓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和能看好病的问题。”
杨长华回忆,“过去,镇上不少医院只有一个医生,一个人兼顾看病、预防和宣传的所有任务。”
这一切在逐渐改变。1978年以来,围绕改善民族地区的医疗条件,国家和省实施了农村卫生重点县建设、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国家援助民族地区项目、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省民族卫生扶贫工程等项目,确保了县以下设有中心卫生院,每个乡镇都有卫生院,远离乡镇卫生院的村则设有卫生站,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体系。
在布局和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我省通过对口支援和培训方式,加强民族地区卫生队伍建设。到2007年,民族地区拥有卫生机构1864个,床位15608张,卫生技术人员19610人。不少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标准。
在硬件改善的同时,我省大力推行了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大减轻了群众的负担。统计显示:2007年,四川民族地区采取新法接生的妇女达到80%,婴儿死亡率降低到2%以下,90%的儿童接种了规定的疫苗,人口平均寿命从建国初的35岁提高到70岁。
数字看变化
到2007年,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23633元,比1978年(659元)增长34.89倍,年均增长13.14%;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19元增加到2007年的2853元,增长22.97倍,年均增长11.0%。
2007年,民族地区拥有公共图书馆42个;文化馆53个;乡镇文化站365个;博物馆5个。广播人口覆盖率达80%以上,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0%以上。全省民族传统体育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