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道夫 |
凭借着高额回报和纳斯达克前主席的金字招牌,麦道夫聚敛了巨额投资款 |
高额回报为诱饵 很多大腕和机构中招
麦道夫骗了半个地球
□朱静远 国际周刊专稿
曾经有人开玩笑地说,如果以投资工具来比喻纳斯达克前主席麦道夫,他被视为是最安全的“国库券”。如今,这个号称“最安全”的人开了全世界一个最大的玩笑,一些卷入其骗局的企业巨头和要人相继公布所受损失,受害人名单不断拉长。多国金融机构、富豪名流纷纷掉入麦道夫的陷阱,这群“人精”损失惨重的最终原因只有一个——被高额的回报蒙住了眼。
金融机构
用“内部消息”解释高回报
陷入麦道夫骗局的金融机构都是被其公司月增长1%到2%、十几年直线上升的高赢利给吸引过来的。
至于为什么在别人不赚钱的岁月里,他却可以赢利,麦道夫用几个字简单做了解释:“内部消息”。
就是靠这几个字,麦道夫征服了众多美国与欧洲的机构投资者。很多精明无比的对冲基金管理者、专业投资人士,竟也被“内部消息”这几个字给轻而易举征服了。
生意内情无人知晓
麦道夫宣称自己采取名为 “分裂转换”的投资策略,几乎没有人可以解释清楚这究竟为何物,因此,基于该“策略”得到的回报,也不可能在其他经纪商处得到复制。
对公司绝大多数雇员来说,麦道夫的顾问生意是个秘密。据公司的高级职员宣称,麦道夫平时对咨询业务的文件都是上锁或者加密的,公司无人知晓。麦道夫与雇员谈话时,也绝口不提其投资顾问活动。
另外,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的所有交易均为麦道夫一人独断,他管理资产,并同时汇报资产的情况。这违背了交易和汇报分离的基本原则,却也使得他能够将这个骗局长时间操控下去。
骗局并非没有破绽
麦道夫的骗局并非没有破绽。他曾宣称,该公司使用“尖端科技”,但一名到访者却发现,该公司使用纸制票据,并通过邮政传送。
还有一家对冲基金咨询公司Aksia曾在2007年发现,负责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十多亿美元资产审计的会计事务所,居然只有三名员工:合伙人、秘书以及一名会计师。Aksia曾致信客户,要求他们避免投资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该公司的办公地址夹在儿科诊所和其他医疗办公室之间。”但显然,这些蹊跷并没有使投资者擦亮眼睛。面对高额的回报,投资者、金融机构趋之若鹜,争抢着想把钱送进麦道夫公司。
【受害者】
汇丰银行
英国最大银行汇丰银行是最大受害者之一,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该银行的风险敞口约10亿美元,如果美国政府不能从麦道夫处收回任何资金,汇丰还将赔偿客户损失,由此还将产生5亿美元损失。
■野村证券
日本最大证券公司野村控股公司15日声明,麦道夫欺诈案可能使公司面临总额275亿日元 (约合3.06亿美元)资金损失。但该机构表示,野村控股资本雄厚,这对其资本影响有限。
■英格兰皇家银行
英格兰皇家银行(RBS)承认因麦道夫欺诈案而面临4亿英镑的潜在损失。该行表示,主要通过交易和抵押贷款的形式投资麦道夫证券管理的对冲基金。■对冲基金ManGroup
伦敦的对冲基金ManGroup表示,该公司投资麦道夫证券公司的风险敞口为3.6亿美元。ManGroup是全球最大的上市对冲基金集团,旗舰基金RMF旗下累计金额为3.6亿美元的两只基金,或直接投资于麦道夫证券,或委任其负责投资策略。
■Fairfield Greenwich基金
位于纽约的FairfieldGreen鄄wich公司已承认有75亿美元的投资与麦道夫有关,占该公司总资产141亿美元的一半。该公司合伙人特克在公司公告中表示,“我们被这则新闻震惊了,我们与麦道夫合作将近20年,此前一直没有迹象显示,我们以及其他公司和个人投资者会成为这个极度复杂、金额巨大的诈骗计划的受害者。”
■瑞士金融业
瑞士金融业很有可能将是最大的受害者,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私人银行以及对冲基金。该国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的亏损额可能超过50亿瑞郎。
■法国巴黎银行
法国市值最大的银行巴黎银行(BNP)损失可能高达3亿5000万欧元。巴黎银行称,虽然该行没有直接投资由麦道夫公司管理的对冲基金,但却因与这些对冲基金的交易及提供给基金贷款受到拖累。
■西班牙国家银行
西班牙国家银行是本案中受损最严重的跨国银行之一。该行对冲基金Optimal在此次诈骗案中的风险敞口高达23.3亿欧元(约合31亿美元)。此外,该行利用自有资金投资的1700万欧元 (2260万美元)也血本无归。
■韩国人寿保险
麦道夫诈骗案将会给韩国金融机构带来1亿美元的损失,其中韩国第二大保险公司韩国人寿保险公司(KoreaLifeInsurance)已经确认其曾以3000万美元投资FairfieldSentryfund公司,该公司是FairfieldGreenwich的下属公司。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