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仍然繁荣
文 [瑞士] 彼德•菲舍尔
译 王梓
瑞士《新苏黎世报》12月7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该报驻京记者彼德•菲舍尔撰写的文章《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仍然繁荣》
“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一个小小的香港,居然会发展成今日的模样,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香港商业总会总经济师大卫•奥瑞尔说:“我们可能是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事实上,所有香港人都会定期过境前往邻近的内地城市购买便宜商品,在香港特区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和发展事务的发展局女局长林郑月娥认为,内地和香港间的边境很可能是世界上过境人数最频繁的关口。
在这个警戒仍十分严密的内部边境口岸,每天通关旅客不少于49万人次。香港人均收入相当于深圳的4倍,但物价则明显高出许多。据林郑月娥局长说,约70%的过境者是香港人,但内地旅游者的人数正大幅上升。与以往担心不同的是,这个英国殖民地在回归中国后,只有少数人离开了香港,过去11年中,香港居民的人数增加了几乎50万。
在这位女局长看来,既要将香港这个海港城市融入中国内地的较大经济体,又要不危及香港特点,是一个核心挑战。她领导的发展局正高度紧张地实施10大基础项目建设,其中包括建筑一条连接香港、内地和澳门的大桥,和一条连接香港机场和深圳机场的快速铁路。这些建设项目将增强香港作为国际港口的地位,而深圳则更多地行使中国内陆交通枢纽的职能。
香港经济未失去特色
据公开数字,2007年中国内地1/3的海外直接投资来自香港,约1/7内地出口贸易和1/5进口贸易经过香港。香港企业所得税率为16.5%,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为15%。香港的政府机构比较精干,几乎不存在腐败现象。
自从回归中国以来,香港经济更紧密融入内地,但未失去自身特色。目前,在香港从事贸易和后勤的就业者比例为24.2%,创造价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7.4%;旅游和零售贸易从业人员比例为15.7%,创造价值占5.5%;房地产和建筑领域从业人员比例为11.1%,创造价值占7.1%;而金融行业从业者只占5.5%,却创造着15.9%的地区生产总值。
过去10年,香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3以上,从1997年的21450美元,增至2007年的29135美元,目前大致相当德国人均水平的3/4。
背靠内地经济复苏能力强
但相较于世界其他地区,香港不那么担心经济不景气。经历过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后,香港的危机承受能力大为增强。背靠内地这个巨大市场,香港具有很快重新恢复经济的应变能力。1997~2007年,香港对内地出口占其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从47%增至83%。与此同时,香港从内地进口的增速更快,因此内地经由香港出口的份额已从46%缩至18%。
尽管香港经济正经历比较困难的几个月,但从长远来看,这个数百万人口的城市完全有着良好的机会,作为中国的一部分重新恢复经济繁荣。
青年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