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之百廉政承诺难脱作秀之嫌
来源:湖南电视台-etv《法制周报》
⊙《法制周报》特约评论员 王攀
日前,昆明的小庄立交桥倒塌,震惊春城,后经查乃是监理失职所致。当前昆明建设工程比比皆是,为了进一步整顿建筑市场秩序,近日,昆明市作出决定,在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中全面推行“八个百分之百”。
百分之百公开招投标、百分之百不转包、百分之百工程监理到位、百分之百不留重大质量隐患、百分之百不出重大安全事故、百分之百行政监察到位、百分之百工程预决算审计到位和百分之百不出腐败事件——“八个百分之百”举措,听起来可谓铿锵有力,在建设工程因监管不到位事故频发的当下,这样的承诺令人振奋,此举再次显示了仇和书记一贯以来作为改革者具有的行事本色和执政风格,引人注目。
但我对激动人心的承诺却心存疑惑:口号易喊,但事情难办,落实起来还需要具体周详的制度安排;往往承诺什么就说明缺少什么,承诺越重说明缺的越多。
建设工程公开招投标、不转包、监理到位、不留重大质量隐患、不出重大安全事故、行政监察到位、预决算审计到位、不出腐败事件等方面,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原本就有明确的规定,实现这些规定也有相关的保障措施。这些制度规定和保障措施,理应是工程在进行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守的,无论承诺与否,都必须不折不扣地遵守,这是制度的底线,也是基本要求。但现在这种制度的底线和基本要求,却要执行者发出郑重其事的承诺,这似乎更像一场官员的集体作秀。
原本是制度要求,却在实施过程中要求约束对象通过承诺、宣誓或由相关单位再重申执行者遵守,这种现象近年来非常普遍。比如,市民宣誓不闯红灯,演艺人员宣誓禁绝毒品等;再比如,中小学教师严禁奸污猥亵女生、严禁公款打麻将、海关官员不得庇护走私等。吸毒、猥亵、赌博、走私、假药、红包……这都是法律所禁止的,难道还需要重新设禁、重新宣誓吗?显然不是,因为法律已经说得相当明白了,而法律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
对这种法律明文禁止的行为,为何还需要一再重申呢?笔者以为,这说明某些官员有两种心态,一是作秀所为,在工程腐败问题难以根治的背景下,官方通过承诺保证建筑领域百分之百不出现腐败案件,目的在于吸引公众的眼球;另一种则是某些官员产生了权力幻觉,折射出好大喜功和管理急躁的一面。
没有人会相信建筑领域百分之百不出现腐败案件,昆明此举只不过说明,对建筑领域存在的腐败问题,因一时难以根治,不得不在执行相关法律之外重申一些纪律、规范,甚至要求受约束对象进行承诺、宣誓,以保证法律的落实。如果连法律规定都无法起作用,那么,低于法律权威的禁令、规定,甚至是靠道德自律的宣言能起到作用吗?昆明市切实加强建设工程管理的“八个百分之百”承诺,固然振奋人心,但这种承诺最终的落实还必须靠制度的严格执行。
对于屡屡冲破制度底线的行为,应对的最好办法是强化制度监督和制度落实,让责任人付出违法违规的应有成本,使其不敢越雷池、踩红线,而不是靠被约束对象宣誓、承诺之类来保证。承诺、宣誓之类的口号,人人都会喊,而且喊起来也激动人心,但相对于制度约束来讲,这种自我道德约束往往乏力和流于形式。所以,希望昆明市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除了“八个百分之百”的承诺外,更要完善制度监督和制度落实,只有这样,宣誓、承诺才会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