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松
讴歌正气、催人奋发,警钟长鸣、振聋发聩,寓教于乐、发人深省……30年来的四川省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探索出一条立足全党、面向社会、符合省情、贴近时代的新路子。
宣传教育入脑入心
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筑牢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以正面典型来鼓舞人、带动人,以反面典型来警示人、教育人。雍宗满、王顺友、蒋敏、赵忠兴……一批批群众身边勤廉兼优的先进典型,好似铿锵战鼓。刘中山、郑道访、李玉书……一个个腐败分子的泣血悲鸣,犹如声声警钟。事迹报告会、媒体宣传报道、文艺演出,形式丰富;讲廉政党课、参观监狱,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印象深刻。
党纪法规是党员干部行动的准则。30年来,我省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纪条规教育。2004年举办党内法规知识竞赛,有150余万党员干部参加。2008年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掀起了学习实践的高潮。
此外,每年我省都要确定二至三个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培训。2000年以来,国土、交通等近20个重点部门的5800多名领导干部先后接受培训。
“三个围绕”事半功倍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紧紧围绕抗震救灾款物监管工作,一系列宣传报道强势出手,形成报纸有文字、电视有图像、广播有声音、网络有页面、杂志有专刊,让廉洁救灾深入人心。
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如何事半功倍?答案是“三个围绕”:围绕中央纪委工作重点,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阶段性工作,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围绕中央纪委的重点工作,2002年,我省举办四川省反腐败成果巡展,历时4个半月,参观展览人次达40多万;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先后制作城市规划、治理红包礼金专项整治等20多部教育专题片;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我省先后开展治理党政干部违规打麻将、教育乱收费问题等宣传。2004年,我省纪检监察机关拍摄的一部关于征地拆迁问题的专题片,被安排在省委常委会、全会上播放,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工作。
廉政文化潮涌社会
参观邓小平、朱德、陈毅等伟人故居纪念馆,感受革命伟人清正廉洁的风范;游览武侯祠、三苏祠等历史名胜景观,品味历代先贤清风傲骨的情操。近年来,我省面向全社会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积极创建具有四川特色的廉政文化体系,通过文化的渗透、感染、塑造等作用,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
大力加强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在全国率先建立农村廉政文化大院、廉政清风书画院;创新形式,挖掘传统文化,开发旅游资源,让廉政文化进入13个重点景区。目前,根据《创建四川特色廉政文化体系工作规划》,全省22个廉政文化重点项目建设正全面铺开。
黑须飘飘、形似包公的“廉”字,成为反腐倡廉公益广告大赛全国大赛的标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一大批具有四川特色的廉政文化精品应运而生。我省编辑出版了《廉政文化在中国·四川卷》,开展全省廉政文化书画作品展活动以及廉政文化文艺汇演等活动。全省各地还通过举办廉政文化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发送廉政短信,推广廉政电影进社区下村社、休闲广场廉政文化等活动,让廉政文化在全社会落地生根、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