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就是未来,甚至是全部。如何教育青少年是每个国家,尤其是执政党要慎重考虑的重要问题、战略问题。我们党有着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优良传统,因为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决定了人心相背和事业兴衰。
新时期面临新形势,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推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创新。
一、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青少年思想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工作,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是把该项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2004年先后出台了中央8号、16号文件进一步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年多来,全国思想教育战线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开展了大量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使青少年思想政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尤其是经过今年一次次的考验洗礼,当代青少年表现出的精神风貌,完全证明他们是充满希望、值得信任、大有作为的新一代。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80后”、“90后”青少年中开展思想教育的任务依然艰巨,新形势、新群体、新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思想教育宗旨前提下敢于创造新的教育载体,探索思想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内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青少年思想教育载体创新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需要分析当代中国青少年所处的历史方位,担当的历史角色,肩负的历史使命,更需要觅求解决当今青少年思想教育难题的思想利器。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蓬勃生机的根本保证。党的十七大在党章中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这为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强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今后推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创新的指导方针。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勾勒青少年思想教育的世界观图景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它以科学的方法分析了发展的时代环境和具体国情,把这种方法运用到青少年思想教育,就为我们勾绘了当代中国青少年成长成才所处的具体环境的世界观图景。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全球化带来的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重道远,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需后继有人和青少年自身发展诉求强烈四个层次。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要求青少年拥有国际化的素质和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潮流推动下,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家之间相互依存日益紧密,政治经济高度关联,各种利益纷争加剧,但追求和平、和谐、文明、进步的愿望在过去三十年和平发展的基础上将成为新的时代主题。这就要求青少年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化素质,积极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情怀,保持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开展国际社会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化解矛盾,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推进世界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做出贡献。这就需要青少年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现阶段的矛盾,坚定对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念。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前十七大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中心任务,必将历史地落在当代青少年的身上,这就要求青少年拥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勇敢挑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未来党的光辉事业的继承,优秀精神品质的传承,组织建设、自我发展的推动,都要依靠我们的青少年,这不仅要求青少年对党的宗旨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而且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有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伟大历程的深刻认识。同时,还要对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有强烈的感知,即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领导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青少年从心底里认识党、热爱党,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并积极投身于党的伟大事业,才能成为值得托付的一代,才能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
青少年自身成长发展的驱动,表现在内在的理想追求和外在社会价值体现的有机统一,这就要求青少年不仅具有崇高的远大理想和信念,而且拥有过硬的知识技能、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理性的心态。在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的今天,知识、人才的作用愈加凸显。想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崭露头角,青少年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认真学习科学知识,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必须深入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汲取丰富营养;必须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大胆探索、锐意进取,走在自主创新的前列。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知识技能过硬、综合竞争力强的现代人才,才能在社会中充分发挥个人作用。良好的道德修养也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要求。只有拥有了良好的道德修养,青少年的发展才能顺应社会的普遍要求,才能循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获得社会的认可。而青少年在进行自己人生发展规划时,还要有理性的心态。青少年需要用理性的心态,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自身成长的要求;分析如何在服务祖国人民的时候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分析如何用正确的思想理论统领个人发展,使自己的成长更加科学,少走弯路。
三、党史教育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青少年思想教育载体创新 八十余年的中国共产党奋斗历史横跨两个世纪,展现了一个东方古国在先进政党的领导下焕发活力,从困境中奋起直追、独立自主到和平崛起的历史进程;记录了为国家和人民事业流血牺牲、殚精竭虑的优秀中华儿女的光辉业绩和人格典范;凝结了我们党在探索中国革命建设道路中的酸甜苦辣。这段历史由亿万人铸就,纵横九州万邦,古今中外罕有,用这样的历史教育青少年无疑极具教育启示意义。
党史教育有其内在特殊规律,自身价值属性和厚重教育内容,几十年传承不断固然有思想教育的外部要求,更有其内在符合思想教育科学规律的内在尺度。首先,党史教育以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党史教育不同于专业的党史研究,诚然青少年接受党史教育要学习研究党的历史,但目的还是为成长成才补充“思想灵粮”。党史教育注重的不是浩如烟海的史料,而是富有创造力的活泼可塑的广大青少年,集中精力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便是尊重青少年主体地位的最好体现。其次,党史教育着力于提升青少年以政治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青少年成长成才需要锤炼全面素质,在党史教育的视角下应该以政治素质为核心进行建构。政治素质核心关注理想信念问题、思想道德问题和革命传统问题,我们党的历史恰是在一代代优秀党员铸就思想之魂、树立道德丰碑、积淀革命传统的过程中传承的。党史教育正是把这些鲜活的历史要素解放出来滋补青少年的成长成才,首先获得成长的便是他们的政治信仰、政治素质和政治智慧。但我们党的历史更是博大精深,涵盖了方方面面,孕育的优秀人物的成长典范更是值得青少年全面借鉴学习,这就突破了政治素质,而变为从人生意义层面上对自己进行对比、反思和重构。第三,党史教育协调青少年自身发展与历史的关系。党史教育之所以要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不是简单的价值灌输,而是重视历史、尊重现实的理性选择。正如前面所述我们党不是一帆风顺走过来的,人民共和国不是和平争取来的,而是先烈血肉和生者心血共同打造的,如何培养教育接掌红色江山的青少年理应是我们直面的一个严肃的现实问题,当代中国青少年作为先辈的生命延续必须将我们的事业继承发展。这样的史观才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才是准确回答了我们的事业从何而来、青少年应该将之带往何方的问题。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时代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思想教育的主题、目的和内在逻辑没有改变。因此,要求我们在坚持思想教育的原则不变的前提下,不断开拓思想教育的新载体,创造新的教育方法和途径,焕发原有教育手段内容的时代活力。党史教育不是新生事物,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期间就强调要总结党的历史,用党的奋斗历史教育广大党员。在历次党的重大发展关头,研究、学习党史成为我们党保持清醒、资政育人的有效手段。当代青年的主体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价值观、人生观深深烙上了市场经济的印记,他们虽然从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但毕竟没有经历革命战争的洗礼,也没有建国初期艰苦奋斗的经历,加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西方强势文化的感染渗透,敌对势力利用各种传播渠道攻击我们党,鼓惑青年不要相信共产党,尤其是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党的认识比较模糊,对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的估计不足,而以这样的精神面貌走入社会,将很难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更难以承担社会建设的重任。对青少年进行党史教育,融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一体,发挥党史教育的育人价值,焕发党史教育的时代青春,激发党史教育的载体功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赋有历史和时代的活力。使青少年坚固理想信念,明确奋斗方向,自觉抵制敌对势力的政治渗透和腐朽文化侵蚀,成为我们伟大事业的时代先锋。
(责任编辑: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