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昨日拆除“亚洲第一窑”
本报铜川讯 昨日上午,在机器的轰鸣声中,铜川秦岭水泥公司4台“服役”半个世纪的湿法回转窑被成功拆除。它们都曾有过“亚洲第一窑”的美誉,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保的要求,最终因为工艺落后、能耗高、污染大而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伐树法”放倒巨型烟筒
秦岭水泥公司湿法生产线于1956年5月开始筹建,1959年11月三台窑先后投产,年产量69.7万吨。1974年10月,扩建的4号窑点火投产,年产量达92万吨。
拆除现场,秦岭水泥公司宣传部高部长指着这些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湿法窑对记者说:“秦岭水泥公司建成时是亚洲最大的水泥厂,这几台窑在当时是亚洲第一,同时它们还是我国‘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在半个世纪的‘服役’中,它们累计生产熟料3100余万吨,生产水泥3300余万吨。然而,随着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普及和水泥生产装备的大型化发展,湿法水泥生产以其落后的工艺、过高的能耗、较大的污染被逐渐的淘汰。”
上午9时,当记者赶到湿法回转窑的拆除现场时,远远的就看见秦岭水泥厂的安保人员拉起了警戒线,以确保周围行人的安全。在拆除现场围着许多厂里的职工,他们都想再看看这4台“功勋”窑。
矗立在秦岭水泥公司厂区内四个湿法回转窑的巨型烟筒曾经见证了该厂的辉煌。四个巨型烟筒一字排开,都是砖结构,每个烟筒的间距不到十米。拆除这样的庞然大物,难度可想而知。随着现场指挥员的一声令下,拆除工作开始,一台破碎机开到了第一个烟筒下,在工人的指挥下,破碎机将烟筒圆形底部的一面破碎掏空,现场的观众都紧张地注视着破碎现场,烟筒下施工的工人们却显得信心十足,工作有条不紊。烟筒圆形底部的一面就要被完全掏空时,工人们和拆除机械转移到了烟筒圆形底部的另一面。不一会,烟筒开始倾斜,接着缓缓倒地。十分精确地倒向了预留地点。
负责这次拆除的现场指挥员告诉记者:“这4台窑高近60米,我们经过勘查,结合场地的实际情况,决定根据“伐树”的原理,采取“机械定向拆除法”拆除这四个巨型烟筒。这种拆除法风险小、成本低。应该在4个小时之内就可完成拆除。”中午时分,四个巨型烟筒被成功拆除。
水泥生产进入绿色环保时代
随着水泥工业的飞速发展,具有优质、高产、低耗、环保的干法生产技术已成为水泥生产的主流,水泥湿法生产线因其煤耗高,污染大等诸多弊端而被列入国家明令淘汰之列。落后生产线的淘汰标志着水泥生产已进入绿色环保时代。目前,秦岭水泥公司公司主要生产设备有一条日产2000吨、一条日产2500吨和一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近期正在筹备2条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2010年,公司将达到年产水泥1000万吨规模。
近年来,作为水泥生产大市,铜川市按照“上大关小、治旋关立、集中煅烧、分散研磨”的思路,以210国道沿线水泥企业粉尘污染治理为重点,先后关闭拆除了22条机立窑生产线和100多个小水泥、小陶瓷、小石灰、小电石、小造纸等污染企业,极大地改善了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以水泥粉尘为主的大气污染得到有效遏制。通过几年的治理,铜川的空气质量发生显著的改善。据统计,今年铜川空气质量二级及二级以上天数达306天,比去年同期增加28天,其中一级天数85天,同比增加57天,是铜川有自动监测记录以来空气质量最佳的时期。 文/图 记者 张海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