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明年很难给予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
顾德明(Francois Godement)法国巴黎政治学院亚洲中心主任、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
核心提示:“西藏问题如果成为影响欧盟-中国关系的第一大问题,那简直是难以置信。
“西藏问题如果成为影响欧盟-中国关系的第一大问题,那简直是难以置信。2009年,在这一问题上,双方必须有所妥协。”
在我看来,西藏问题和达赖其政治象征意味浓于战略意义。从中国方面来看,这不仅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同样还是涉及中国国内政治的国家主权问题。但从欧洲的角度,这是个忧虑人权是否得到尊重的问题,涉及宗教和少数民族。自2007年秋天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见达赖以来,这一问题日渐演变成了欧洲政府首脑是否有权选择见谁。
事实上,欧洲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或是欧盟,持赞成西藏独立的立场。西藏问题如果成为影响欧盟-中国关系的第一大问题,那简直是难以置信。2009年,在这一问题上,双方必须有所妥协,这同样需要中国方面做出让步。
谈到欧洲明年是否会给予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我认为,表面而言不会。中国同欧洲的贸易顺差巨大(尽管全球经济危机,2008年仍可能超过2007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法规下,其身份仍然是一个崛起中的国家)仍然保护着本国的主要工业和限制外国资本对其金融所有权的染指。而在欧洲,随着经济危机的发生,大量失业现象将出现。因此,2009年不是欧洲政治领导人向中国及其他崛起中的经济体作出更大让步的最佳时机。不过,我们看到,虽然没有“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欧盟和中国贸易增长仍然欣欣向荣。
其实,2009年是欧洲给予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绝佳年份。为什么?因为这是一种打击不断滋生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的方法。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事实上为发达国家实现更好的生活水准贡献不小。不过,中国同样拥有新的经济需求:必须使其巨大的金融财产多元化,投资到世界各个地区去——欧洲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中国应该发起新一轮的开放,开放其经济,特别是金融服务领域。双方应该勇敢地相互让步才能继续向前发展,否则将面临衰退的危险以及助长双方的保护主义。
除了贸易合作之外,其他领域的合作同样可以突破。金融投资和企业所有权就是其中之一;其次还有能源合作,譬如能源高效利用、污染控制和气候变化等;此外还有对第三世界的援助。拿非洲来说,中国贸易在那里蓬勃发展,却难以确保投资和国民的安全。这可以成为中欧安全和援助合作理想的领域。显然,在2008年市场疲软之后,中国和欧盟在全球经济结构和金融管理方面将有更多可以探讨的空间。
相较于中美、中俄关系,中欧关系完全不同。一方面,中国同存在更大冲突可能的国家保持着更密切的政治和战略关系。如果说“战略”一词意味着我们(中欧)拥有牢固的安全利益或是潜在的冲突可能,那么称欧-中关系为战略关系便是一个错误。战略一词正确的解读应该是,我们对于如何合作拥有永久的兴趣,当我们之间的分歧发生时,这不是战略问题,而只是政治判断的不同。另一方面,欧盟并非像东盟一样是个中立体,而是与大西洋国家保持密切关系。欧盟扮演了安全维护者的角色,事实上在这方面其比中国担负了更多的责任。当然,中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维护和平及解决冲突(朝鲜、伊朗)上发挥了越发积极的作用。中国和欧洲可以合作:欧洲应该意识到,中国在冲突解决中以对话和稳定作为优先考虑因素是务实的。而中国也应该了解,在促进对国际关系和体制的必要尊重方面,欧洲的确是维护了国际秩序免于陷入混乱的状态。
欧盟成员国如何对中国步调一致也是个关键性问题。通常情况是,在关键性问题和战略利益问题上,我们能够协调一致。但在非优先性的问题上就比较困难。2008的格鲁吉亚问题,欧盟各国就取得了一致;伊朗的核扩散威胁和以巴冲突问题,我们也能保持行动一致。但是在同中国的关系上,这种战略性稍逊的关系,每个成员国都各自为政,尤其是在公共舆论和政治象征理论泛滥的国家。不过,我认为欧盟成员国在中国立场上并不存在重大分歧:与中国合作是共同的目标。
欧盟外交政策面临的挑战在于,对于一些非直接和非紧要的战略利益,欧盟应该保持更多的一致性。顺便说一句,我们在贸易问题上已经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尽管成员国内部还存在贸易利益的竞争。
早报记者 吴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