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评选
张小三:盐碱地里扎根的“三儿”本报见习记者 张亮
驻村5年,走家串户,“民情日记”记下了满满的12本,在草木不生的盐碱地上,有人就这样扎下了根。
27岁的张小三,已经是河北省公安边防总队沧州市支队歧口边防派出所第一警务区警长,兼黄骅市南排河镇歧口村党支部副书记。
张小三走在大街上,能用一口“标准”的当地方言与行人打招呼,就像在一起生活了多年的邻里。而那些年龄稍长些的村民,都喜欢喊他小三,或者亲热地喊“三儿”。
在当地,村民们说起小三都是赞扬之辞:他到五保户李秀山家走访,老人递过一把沾满土的凳子,想给他找块布擦一下,小三抢过来,一屁股坐下去:“俺是农民的儿子,没有这些讲究。
”在村民李大娘家,老人端上旧茶杯,歉意地说:“小三啊,俺家条件差,你凑合着喝点吧。”他赶紧接过去,咕咚咕咚喝起来……就是这些看似细微的小事贴近了村民的心。
歧口村有2166户7701余人,是河北省最大的渔村,而且临近天津,打鱼的、经商的人员复杂,过去治安一度很不好。
张小三担任警长的“歧口边防派出所第一警务室”就设在村子里。歧口村村委会主任陈连付说,从小三驻了村,村里打架的少了,偷盗案少了,他就像俺村百姓的保护神。
2007年3月,经村民选举,张小三又多了一个新的职务,歧口村党支部副书记。走访群众过程中,张小三发现辖区青壮年男性大都出海作业或外出打工,很多留守妇女在家中无事可做,经常聚在一起闲聊或打牌。为帮助留守妇女找一份工作,小三发动村委会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了“构建和谐社会,解决留守妇女工作困难”活动,号召辖区留守妇女“放下麻将牌,走上工作台”。
通过张小三的积极协调,该村成立了由70多名留守妇女组成的“歧口工作队”,并与歧口村委会和辖区企事业单位达成了用工协议,共争取272个工作岗位,基本解决了村内留守妇女的工作难题。
2006年10月,为表彰张小三在群众工作方面的突出成绩,“歧口边防派出所第一警务室”被上级更名为“张小三警务室”,成为全国公安边防部队和河北省公安系统第一个以民警命名的警务室。
范党育:群众心中永远的“大了”本报见习记者 张亮
2008年5月11日8时,当人们推开范党育的办公室时,发现他已溘然离世。在他的办公室里,人们找到了不久前他去医院检查心脏的病历。医生怀疑是冠心病,要求他好好休息,但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奋斗在工作战线上。
范党育,生前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公安局大营派出所指导员。他几乎没办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案子,但却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范大了(音liǎo)”。大营的干部和群众都知道,范党育这个“大了”,完全是从一桩桩一件件矛盾纠纷里调解出来的。“有事找党育”是大营镇领导的共识,更是大营百姓的共识。
2007年9月,范党育年过七旬的老父亲突发脑溢血,被送到衡水抢救。范党育是家中惟一的儿子,理应守在医院。可父亲做完开颅手术第三天,他就回了百里之外的大营镇。原来,辖区某村有个中年男子,夜半外出时不慎坠入机井窒息死亡。警方调查结果和尸检证明此人属于意外死亡,可家属坚持认为人“是被害死的”,拒绝火化尸体,扬言要把尸首抬到不久就要举办的“大营国际皮毛节”开幕式上。镇党委、政府轮番做工作都做不通。范党育接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他天天去找死者家属做工作,说乡情,话家常,摆证据,讲法理……最后,死者家属不再提任何条件,顺利地把后事办了。
辖区的张家和代家,宅基地相邻,是前后院的邻居。张家房子盖得早,占了代家90公分宽的一溜地面。等代家发现时,张家的3层楼早住进了人。代家要求赔20万元,张家不同意,谈来谈去闹崩了,代家也不要钱了,只要求张家拆楼“还我90公分!”眼看着矛盾要激化,张家到派出所找到范党育帮忙解决问题。
范党育清楚,这不属于公安机关受理范围,张家、代家可以到法院打民事官司。但那样做,当事人不仅加大了成本,还有可能结下仇恨。于是,他开始了长达两个月的调解。根据损害事实,又依据当地房地产行情,最后确定张家赔偿代家5.5万元,双方握手言和。
“党育作过的这类调解的事,多得数也数不清楚。他通过自己的"分外"工作,化解了群众之间的矛盾,消除了一些可能爆发的冲突,减少了社会隐患,可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大营派出所所长刘元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