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春来介绍他的收藏品。郭志昆/摄
本报保定电 (记者郭志昆)高阳县南街村农民单春来喜好收藏,从乡间收购来各种生产生活用具3000多件,建立起民俗博物馆,展示出一幅自明清至“文革”前的中国北方民间生活画卷。
12月11日,记者走进高阳县南街村单春来的古雅居民俗博物馆,就像是来到一处小型民间文物市场,一字排开的7间房舍中,3000多件从乡间收购来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具摆得满满的。
单春来是高阳县南街村的农民,1985年接了在北京工作的父亲的班,做了一家锅炉厂的焊工。
1989年,不甘寂寞的他回到家乡开始经商。打拼几年后进入餐饮行业,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2005年初,一次偶然走进距县城较远的农村时,他发现小时候常见到的农村家用的器物现在已经很少见到。这些老旧器具,不是被丢弃就是因为年长日久而毁坏不用,成为家中多余的物件。他觉得十分可惜,因为这些物件一旦消失,就可能永远也找不到了。
几年时间里,他先后走遍保定、沧州、衡水、德州等地区的数百个农村,收集了农用车具、老式家具、家庭装饰品、习武器具等数千件,把7间房子都摆满了。单春来说,每一件收藏品他都能说清它的来历,都是他苦口婆心地从别人家里花钱淘来的,先后花去了他积累的几十万元。
记者在博物馆看到,里面有现在农村已经不多见的木轮车、纺车、马灯、花瓶等。单春来将收藏品初步分为竹木牙雕、金银器、古硬木家具、铜币银元、佛像香炉、古玉、旧刀枪兵器、古书画瓷器、抗战物品、“文革”物品等几个大类。
单春来给他的收藏室命名古雅居的同时,还起了一个民俗博物馆的名字,目的就是以收藏北方民间物品为主,留住几百年来的北方民俗。
最近经常有民俗和文物爱好者到单春来的博物馆参观,有人提出选择性地购买他收藏的物品,都被他谢绝。
单春来说,今年他又新建了一处500多平方米的展厅,准备把已经收藏的物品进行科学分类,然后着手研究中国北方的民风民俗。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