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掉11个部门
新组大厅局亮相
改革实行编制“零增长”,编制随职能走,人员随编制走;从严配备部门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
2008年年初“大部制”的一场政府自我革命,引发中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浪潮。
改革后省政府工作机构将由原来58个减为47个,精简掉11个部门,精简比例为19%,主要是精简整合自定机构。改革重点领域涉及交通、卫生、人事、劳动等部门,我省将实行大厅局制。会上,省长韩长赋作了重要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竺延风宣读了《吉林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
改革·背景
与国务院机构改革相衔接
“我省同全国一样,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想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韩长赋说,目前政府全面履行职能还不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相对薄弱;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存在过多过细、职能交叉、权责不清、机构臃肿、行政成本过高等问题;行政权力运行不够规范,滥用职权等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等等。
此次改革总的原则和要求是:与国务院机构改革相衔接,因地制宜地设置政府工作机构,构建符合吉林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省级政府管理体制。
改革·任务
部分事务交给事业单位和中介
此次改革三大任务中,首要是推动职能转变。韩长赋表示,“将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全面梳理政府部门行政职能,将一些辅助性、技术性、服务性事务交给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解决有权无责、权责脱节问题
理顺职责关系,强化落实责任,是第二大任务。这次改革将对目前存在的一些职责交叉、关系不顺问题进行调整和理顺。赋予部门职权的同时,明确其承担的相应责任,解决一些部门有权无责、权责脱节等问题。
第三大任务是调整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目前我省政府机构设置个数远多于中央规定数,必须按要求进行调整、优化和规范。
改革·解读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我省工业经济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必须适应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信息技术与工业生产的融合,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组建的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对全省工业进行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
实行人力资源统筹管理
新组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统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人力资源规划管理体系,形成人力资源统筹管理、配置、流动工作大格局。
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
为更好地与国家能源局衔接,统筹煤、电、油、气和今后一段时期能源重大项目规划和建设管理,需要设置一个综合管理部门。这次新组建的省能源局,将统筹规划煤炭开采和水电、火电、风电、核电及新能源建设,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这样既有利于争取国家对我省能源项目建设的支持,又有利于推进政企分开、促进我省能源产业加快发展。
新组“三厅三局”
组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将省经委的职责、省信息产业厅的职责、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的职责、省中小企业发展局的职责、省政府食品工业办公室的职责以及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整合划入新组建的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信厅”加挂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省中小企业发展局的牌子。
不再保留省经委、省信息产业厅、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省中小企业发展局、省政府食品工业办公室。
组建省交通运输厅
组建省交通运输厅。将省交通厅的职责、省建设厅指导城市客运的职责、省民航机场集团公司的民航机场安全生产和空防安全管理职责,整合划入省交通运输厅。
省民航机场集团公司不再加挂省民航机场管理局的牌子。不再保留省交通厅。
组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将省人事厅的职责、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职责、省外国专家局的职责,整合划入新组建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加挂省外国专家局的牌子。
更名“三局一厅”
■省建设厅更名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应增加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廉租住房制度、指导住房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的职责。
■省环境保护局更名为省环境保护厅,由省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省政府组成部门。
■将省价格监督检查局更名为省物价局,仍由省发改委管理。将省发改委承担的价格和收费管理相关职责划入省物价局。
■省牧业管理局更名为省畜牧业管理局,由省农委管理。
调整“一局一办”
■省人防办由议事协调机构的常设办事机构调整为省政府直属机构。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省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部门管理机构,由省卫生厅管理,不再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体制。
不再保留“两局一办”
■不再保留省文物局,将其职责划入省文化厅。省文化厅加挂省文物局的牌子。
■不再保留省知识产权局,将其职责划入省科学技术厅。省科学技术厅加挂省知识产权局的牌子。
■不再保留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其职责划入省发改委。省发改委加挂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的牌子。
清理“两种机构”
■全面清理省直议事协调机构,今后省直议事协调机构不再单独设置实体性办事机构,不单独核定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对确需设立的议事协调机构,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审批。
■全面清理省自定行政机构和部门管理机构。严格按中央规定限额设置政府工作部门,对限额外的行政机构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
组建省经济技术合作局
组建省经济技术合作局,为省政府直属机构。将省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的职责、省政府图们江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政府开发区管理办公室)的职责、省商务厅的外商投资管理职责,整合划入省经济技术合作局。省经济技术合作局加挂省政府图们江地区开发办公室的牌子。
不再保留省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省政府图们江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政府开发区管理办公室)。
组建省公务员局
组建省公务员局,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管理。
不再保留省人事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外国专家局。原与省人事厅合署办公的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单独设置,列党委机构序列。
组建省能源局
组建省能源局,由省发改委管理。将省煤炭工业局的职责、省发改委的能源行业管理有关职责、省经委的电力行业管理职责,整合划入省能源局。
不再保留省煤炭工业局。
盘点 《方案》中,至少有19个单位将要改头换面。经过此次机构改革后,省政府将设置工作部门40个。其中,省政府办公厅和组成部门25个,直属特设机构1个,直属机构14个。另设置部门管理机构(副厅级)7个,能源局、物价局、监狱管理局、公务员局、畜牧业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管理局。
改革·内幕
“三定”方案2月末以前出炉
有关人士透露,这次机构改革的三大步骤依次是:制定改革方案、确定部门领导、研制“三定”方案。
目前,我省改革方案已完成,下一步将确定涉及改革的部门领导,具体时间表尚难确定。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单位将在本月中旬召开相关会议,“届时,一些部门领导成员的结果可能会明朗化。”
另有渠道信息显示,备受涉改部门公务员关注的“三定”方案(定机构、定编制、定职责),将在2月末以前出炉,“到那时,所有涉改部门公务员的人事路线图,也就基本清晰了。”
《方案》中亦有“三定”的表述,原文是:省政府机构改革于2008年底前后完成。省政府各部门“三定”工作基本完成后,适时启动全省市(州)、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于2009年上半年完成。
改革·要求
改革实行编制“零增长”
“严格控制部门内设机构,原则上只能减少,不能增加。”韩长赋说,改革中需要合并的部门,考虑职能分工尽可能减少处室设置。不涉及改革重组的部门,内设机构也要进行调整,原则上只减不增。
此次改革总原则是编制“零增长”。各部门行政编制将根据改革后承担职能重新核定,做到有保有压、有增有减。职能调整和撤并部门,编制随职能走,人员随编制走。从严配备部门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原则上不能增加。严禁突击提拔干部和超职数配备干部。
改革·走访
如何搭班子成敏感话题
改革是次机会
机构要调整,人往何处去?已成为一个焦点。不过,在记者走访的众多部门中,见到了一片平和之景。
“很早以前就听说这件事了,现在要实施了,当然很关心。”省中小企业局一位年轻的公务员说,“参加工作后,还没经历过这种改革。不过,我这么年轻,不管分配到哪里,都没什么问题。”
省经委一位40多岁的公务员表示:“经历过几次机构改革,改革是部门利益的再分配,对于每个工作人员来讲,可能也意味着机会。比如你在原单位不受重视,而在新单位可以展现才华,这是个机会。”
单位召开“通气会”
采访中,多数部门召开了“通气会”。
“主要是传达省里精神,让大家做好思想准备,迎接这次改革。”某部门一位人士透露,他们刚在上午召开了全员大会,通报了改革方案内容。
一些部门按部就班地实施年度工作计划。比如某部门人士透露,尽管该部门将“不再保留”,但他们现在的主要心思,还在近期举办的两个行业大会上。
“服从组织分配”
个别与记者相熟的公务员表达另一层意思:“虽说不分流人员,但几个单位合并了,一些业务相近的人员该如何安排,很令人关心。”
至于几个单位合并后,如何搭班子,更成为办公桌前的敏感话题。毕竟在《方案》中有这样一句话:严格按规定核定部门领导职数。
某部门一位厅级干部听到这个问题后表示:“支持改革,服从组织分配。”
城市公共客运业务划归交通口
在省政府机构改革当中,吉林省建设厅将更名为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机构职能有何变化?
对此,记者昨日采访了厅长柳青。
在省建设厅的职能当中,有一项是“指导全省城市公共客运”,负责全省公共交通以及出租车等行业的统筹管理。柳青介绍,这项业务将划归到交通管理部门。
从省建设厅更名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柳青说:“从字面上就表现出来了,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将把住房保障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上,完善多层次住房保障制度,解决更多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二是统筹城乡发展,继续坚持走经济增长、能耗下降、污染减少的具有吉林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并不断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
本组稿件 本报记者 刘昕 张婷娟 窦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