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1月6日电(记者于文静、凌军辉)近年来我国气象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气象服务效益明显提高,2008年全国因气象及其衍生灾害死亡人数较上年减少783人,雷电灾害死亡人数较上年减少55%,台风死亡人数比常年减少八成,受灾人口减少一成,倒塌房屋减少五成。
这是记者在此间召开的全国气象局长会议上获悉的。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2008年,中国气象局共启动16次应急预案,响应时间长达116天,是历年来启动应急次数最多、应急响应时间最长、涉及应急单位最广、应急效益最为显著的一年。
在2008年初南方地区遭遇的历史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气象部门共向灾区派出53个工作组,并增加积雪深度和电线结冰观测,加强极端天气事件分析、气候趋势预测、主要公路干线天气预报等专项服务,共发布寒潮、暴雪、道路结冰等预警信号9412次,发送手机短信13.24亿条次,向决策部门报送17000多期服务材料,为战胜灾害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气象局紧急抽调预报专家赶赴灾区,并提前启动风云气象卫星,新建14个临时自动气象站,组织66个应急观测站(队)进行加密观测,及时开展灾区帐篷和活动板房内外气象观测,加强航空气象、堰塞湖面雨量、救灾物资运输通道、卫生防疫、次生灾害应对防范等预报服务,发放科普资料数10万份。四川、陕西、甘肃省气象局对灾区1736个安置点进行了防雷检测并安装防护设施,保证了安置点无一人因雷击伤亡。
郑国光表示,2008年,面对频繁发生的局地暴雨洪涝,登陆时间早、登陆数量多的台风,高温、干旱、大雾、雷电等灾害性天气,气象部门严密监视,准确预报、及时服务,坚守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准确预报出初夏南方连续四次强降水、盛夏长江和淮河流域强降水、秋季南方历史罕见持续强降水、10月26日至28日西藏最强降雪和12月席卷我国大部地区的2次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并加强了关键农时和农业产量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和评估,及时开展人工增雨(雪)和防雹作业,为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实现全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做出了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