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我国经济形势与政策 > 我国经济形势

央视称大学生应该是帮助政府解决就业主要力量

  《新闻1+1》2009年1月6日完成台本

  ——大学生就业大考

  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600万,创下新高,加之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生就业也被称为进入30年以来最难时期,中央地方纷纷出台措施,拓宽渠道保就业,发放创业贷款,发放就业券,鼓励大学生当村官,措施的背后是救急还是救助?解了燃眉之急,又如何能做到一劳永逸?《新闻1+1》为您解析。

  演播室主持人(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在我们国家,大学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的过剩,两个数字,一个是600多万,这是今年即将毕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数字,然后还有去年没有消化完的100多万,相加也就是说将近七百八万的大学生在等待着职位。那么面对这么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怎么办?学校应该怎么办?父母应该怎么办?社会应该怎么办?政府又应该怎么办?今天我们演播室特别请到了一位特约观察员,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先生,请王先生过一会儿为我们评析这些话题。首先我们还是一起来感受一下大学毕业生即将面临的就业之争。

  (播放短片)

  解说:

  这是广东省2009年高校毕业生首场供需见面会的现场,在暨南大学的足球场上,拿着简历的学生绕着球场足足围了三圈,他们排着队等着领取的是数量有限的招聘会门票,连门票都如此抢手,可以想见岗位竞争的激烈程度了。

  记者:

  你觉得适合自己的岗位多吗?

  彭剑峰(求职大学生):

  不多。

  王博文(求职大学生):

  相对来说有一些压力吧感觉。

  解说:

  从去年11月22号起,广东省2009年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正式拉开大幕,并将一直持续到今年6月30号,不仅时间跨度长,而且44个场次也创造了历年之最。

  第一天在暨南大学田径场举行的四大国有银行专场共有1.4万余名应届毕业生到场争抢1200个岗位。第二天,在华南农业大学举行的银行证券保险专场,共有1.5万名学生竞争1500个岗位。第三天的外语外贸和营销管理专场,1.4万人涌入现场,争抢1300个饭碗。

  不仅在广东,北京、重庆、浙江等很多地方也都出现了异常火爆的招聘场景。

  据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1万,加上前几年沉积下来的未就业480万毕业生,2009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员表示,2009年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

  广东一家企业计划招聘15名卖猪肉的员工,竟然有1500名研究生投送简历,展开竞聘。最终脱颖而出的35人全都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

  无独有偶,在西南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会上,一家环保公司开出十万年薪招聘大学生做清淘化粪池业务员,也有很多大学生跃跃欲试。虽然往年也出现过大学生卖肉这样的新闻个例,但在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有如此多数量的毕业生竞聘这些职位,还是引发了很多媒体的报道和评论,有人说这表明了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更多的人则看到了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的一种现实选择。

  实际上,关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早就引起了决策层的高度关注,除了相关部门陆续出台有关政策之外,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把就业问题摆到了突出位置。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从几年前开始,就业难就成了很多高校毕业生必须面对的课题。金融风暴让就业难的现实更加严峻。在压力之下,这道难题需要每个应届毕业生、学校、企业,甚至全社会来共同解答。

  大学生并不多

  主持人:

  您看王先生,这是一个不等式,因为找工作的人比往年要多得多,但是工作岗位,由于金融风暴引起的实体经济的影响比往年要少得多,这种不等式是不是就意味着,如果做出推理的话,就一定意味着今年的大学生会有相当多找不到工作?

  王旭明(特邀观察员):

  有这个可能,其实这也不是今年的新问题,我看到《中国青年报》最近披露的一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的调查,说大学生就业难难倒全世界,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在我们中国特殊的情况下,又加上今年金融危机这样一种背景,特别是今年毕业生你也知道达到610万人,确实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主持人:

  今年有一个外因,就是金融危机引发了经济不景气,如果刨除这个外因的话,600多万毕业生,市场能不能消化?

  王旭明:

  我认为就从我们国家对大学生的需求来说是能消化的。

  主持人:

  什么意思呢?

  王旭明:

  因为我们国家并不是说大学生多了,多到了岗位已经不足以容纳下他们的工作了。

  主持人:

  既然您这么说了,刚才我在一开始说了,2008年还有150万大学毕业生没有消化,一直压到今年,既然我们的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经济,我们有这么多的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为什么还会积压出这么多的大学生?

  王旭明:

  这里面就是很复杂的原因了,不是一个或者两个问题,有用人单位的问题,有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问题,有学校培养的问题,还有评价机制的问题等等等等。

  主持人:

  您刚才说按道理是应当消化的,但如果说刨除这样的因素,我们不存在经济不景气的因素,我们的市场就能消化这600多万,然后再加上去年的100多万吗?

  王旭明:

  实际上您问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国家的大学生究竟是多了还是不够?

  主持人:

  所以我就想问这个问题,因为有一种说法就是中国即将进入到未富先老,因为我们国家即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然后对于青年劳动力急需,这种情况下,这么多受过教育的大学生,几百万,这是我们多大的资源,为什么现在反而把他当成包袱来看?

  王旭明:

  这个病也需要,如果比喻的话,一副中草药得配上很多味的中草药才能来治,什么意思?就是说一个,我觉得我们国家大学生不是多了,是远远不够。第二个,远远不够,你刚才说了,剩下这么多,怎么找不到工作?150万,或者今年610万,这么困难,而且还年年困难,这里有很多原因,比方说我们今天的大学生,我刚才举个例,我们今天的大学生和你上学时的大学生,你上学的时候是大学生,我上学的时候也是大学生,是不同的含义。

  主持人:

  不一样在哪儿呢?

  王旭明:

  我们那个时候叫经营化时代的大学生,现在大学生是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大学生。举例,我们那时候大学生就是一个层次,本科毕业,现在我们至少有50%多的大学生是属于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的,专科层次,而这些大学生我觉得应该是以技能为主的,包括就业,应该从事以技能为主的工作,如果把这些大学生也放在一定要从事所谓白领的工作,所谓很有头脸的工作,那可能就面临找不到工作了。

  主持人:

  对一个新兴市场来说,它更需要的是适应这个市场的大学生,这样对于平民化的大学生不是更适应市场需求吗?我也是看了您主持的一个节目《问教》,当时您好像和某网站曾经做了一个联合调查,说为什么就业难,有几个重要的原因,不妨来看一下,列在首位的将近一半的比例就是说教育与需求脱节,您给我们解释一下,因为我们能够理解的就是说大学设置的很多专业社会是不需要的,或者说今年时髦,四年之后就被市场所摒弃了。

  王旭明:

  这个得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有大学设置的专业需要改进和调整的问题。另外一方面,作为大学生,不是专门为了就业而去上的大学。

  主持人:

  您这话我们得探讨一下。说到这儿,大学生是干什么用的,大学生是用来去就业的,还是说大学生是用来创业的,您怎么看?

  王旭明:

  我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一种非常完美的状态,大学生应该是这个社会里面创业的主体,而不应该是就业的主体。

  主持人:

  这是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是对我们现在这种实际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来说?

  王旭明:

  发达国家现在大学生也没有完全成为主体,所以大学生就业难才成为世界性的难题。所以我说作为一个完美的社会,或者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该成为这个社会创业创新的主体。

  主持人:

  我们现在教育给大学生足够的培养,让他们毕业出门就能成为创业的主体吗?

  王旭明:

  还有相当的差距,这里面既有教育内部,比方你刚才说到专业调整这样的问题,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等一系列问题,也有教育外部政策配套、机制的改革问题。

  主持人:

  这是占大头,将近一半的人选择教育跟需求脱节,所以造成现在大学生不好就业。

  然后我们再看,将近24%的人选择大学盲目扩招,就是你招得太快了,大学生产出的太多了,所以会出现目前这种状况。

  王旭明:

  这个我不能完全同意,我觉得我们国家大学在1998年实现了一次扩招,在原来的基础上增了45%的比例来扩招了这样的规模。应该说这几年的实践来看,我们的经济发展这么快,如果没有这样一批人才做支撑的话,我们十年来经济飞速发展之快,很难想像没有这样人才支撑的话能够有今天。

  主持人:

  这些人才是我们高速发展的经济所必须的一个支柱,不能缺少他们。

  王旭明:

  应该说。

  主持人:

  然后这是这一条。我们再来看就业难排在第三位的是就业市场饱和,是因为市场提供的位置不够。说到这儿,我有一个观点,我觉得现在的就业市场,不是说蛋糕就这么大,你进入到这个劳动力市场,你应当努力帮着政府把市场这个蛋糕做大,如果说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同抢这块蛋糕的话,当然大学生有他的优势,如果大学生就像您刚才说的,出来就是创业,无疑就帮助把这块蛋糕做大,所以我不知道您怎么看就业市场饱和?

  王旭明:

  这个观点我基本上不同意,因为我觉得不存在就业市场饱和的问题。我给你举个例子,前几天我去参加了一个全球首届的新闻教育教学改革的研讨会,在会上一个专家给我提供一组数字,他说我们国家目前毕业的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每年有20万人,而在新闻传媒目前正式登记造册的人员有16万人,那也就是说让这16万人同时下岗,还有4万应届学新闻的人还无业可就,就是说我们怎么看待就业的业,什么叫做业。

  比方说我现在在一家企业化单位里工作,我到了以后几个月时间深深感到,我们这个企业实际上非常急缺学传播的,学新闻的人才,但是目前起码没有人到我这里来。

  主持人:

  你们是招聘广告没写好。

  王旭明:

  有各种原因,但是像我这样的,我了解到了,很多企业,包括私人的,包括各种企业,非常急缺公关的、传播的、新闻的人才,但是大量的这些人,特别是名牌大学的人是不要到这种单位去的,认为到这种单位是降格了。

  主持人:

  所以就涉及到第四个原因,大学生的眼高手低。所以我有一个问题问您,咱们不说今年的经济不景气,各种企业都面临着一个要看紧自己钱包过冬的问题,如果放在平常年景的话,大学生愿意到中小企业去谋一份职位吗?

  王旭明:

  这是一次观念的变革,这需要一次革命才能去。从目前看,还有相当多的学生不愿意去。

  主持人:

  今年不好找工作,他们愿不愿意去?

  王旭明:

  我还没有太多地看到这个迹象,所以从某种角度讲我倒是觉得可能就业形势严峻,倒能够加速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一种转变,这可能是另外一种考虑。

  主持人:

  结束我们上半场讨论之前,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您觉得什么是好工作?

  王旭明:

  适合自己的就是好工作。

  主持人:

  有些人认为进入到一些比如说像国企,福利高,收入稳定,未来是可期,这是不是好工作?很多人觉得这是好工作。

  王旭明:

  如果你把你的价值观,你的生活理想就定位在这一辈子稳稳当当,有个几千块钱的收入,有个基本的生活保障就够了,那也就这样。但是我觉得大学生还是回来,应该是创业和创新的主体,而不是满足于几千块钱,平、安、稳的生活的主体。

  主持人:

  对于个人来说这也许是个好工作,但对于我们一个大的经济体,正在发展中的经济体来说,什么是好工作?

  王旭明:

  我觉得应该是具有非常强烈的这种创新的意识,这种国家急需的这样一些行业,以及能够带领这个行业去开辟一片新天地的这样一些行业。

  主持人:

  您现在收看的是《新闻1+1》,今天我们关注的话题是大学生的就业难,我们的节目稍候继续。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庆龙)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