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双宁正在上课。李荣国 摄
21岁的黄双宁是一个地道的南京姑娘。如果不是一个“贸然”的决定,她现在应该是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的四年级学生,不过,如今的黄双宁却是徐州市睢宁县姚集中学初二的物理老师。事实上,成绩优异、能力很强的她,根本不必像其他大学生那样,为了保研或留校而支教。那么,她为何要在大三结束后休学一年,专为支教呢?昨天(1月6日),已支教四个多月的黄双宁接受了记者采访,她说她知道众人有不解,更有议论——连她最好的朋友都认为她“脑子进水”,但她真的“只想做点有意义的事”。
师生们感到不可思议 黄双宁成绩优秀,拿过一二等奖学金,又是优秀学生干部,还当过剧社社长和主持人。因此,听闻她的选择之后,同学、师长感到有些不可理解,各种非议也随之而来:“她成绩那么好,干嘛要去受罪,脑子进水了吧?”“她家也不富裕,理应早点毕业,挣钱补贴家用,现在白白浪费一年。”……
辅导员尹宁也坦言自己很惊讶。这是她从教以来第一次碰到大三学生休学支教的事情。“现在各大高校支教的,基本都是应届毕业生或在职的工作人员。”尹宁说,很多大学生巴不得早一点毕业,她偏偏想晚一年,而晚毕业一年,就业形势就不一样。
尹宁问黄双宁:“你认真考虑好了吗?”“考虑好了。机会是转瞬即逝的,现在支教的机会就摆在面前,我要立刻行动。”黄双宁回答得斩钉截铁。
妈妈流泪说心疼坏了 妈妈黄彩萍起初很反对女儿的决定。家住南京月苑小区的黄妈妈以前做服装生意,生意不好关了门,就没了工作,一家人全靠爱人黄正良的收入维持。2007年12月底,黄正良被查出患有心脏夹层,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后经治疗出院,但要在家调养,不能干重活。
“人家削尖了脑袋往大城市挤,你倒好,到农村去受罪。你能吃得消?现在休学,不是白白耽误一年吗?”妈妈一口气列出反对的诸多理由,但并没让女儿“回心转意”。
见反对没用,父母只好随她去。去年8月底,黄双宁独自一人背起行囊,来到地处苏北农村的睢宁县姚集中学。之前虽已作了充分准备,但她还是水土不服,没几天身上、手上都长满痘痘,奇痒难忍,还伴有发烧、腹泻。怕家人担心,黄双宁装作没事人一样向家里打电话报平安,可在打给同学的电话里,她哭出声来。
当妈妈的永远放不下心。一天,黄彩萍火急火燎地赶到睢宁。“推开女儿的宿舍门,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淌下来了。”黄彩萍说,破旧的房间只有一张床,衣服和被子都堆在床上,“坐在乱糟糟的房间里的女儿,看着像个要饭的,满脸都是疙瘩。”黄彩萍后来得知,学校常停电,周末学校食堂停伙,女儿要自己做饭……“我心疼坏了。”
休学支教只为摆脱迷茫 去年5月,即将进入大四的黄双宁跟众多大学生一样,面临着选择的迷茫:是考研呢?还是考公务员?或者去找工作?一天,她经过学校礼堂时,不经意间瞥了一眼门口的海报。然而,就是这不经意的一瞥,让她一下子找到了方向。这是一张关于“苏北计划”的海报,黄双宁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径自报了名,提出休学一年,去苏北农村支教。
面对众人不解的目光和质疑,黄双宁沉默很久,说起了自己的一个心结:从小到大,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每次上学,父母几乎都要去送,放学时再去接;即使后来上了大学,放学回家晚了,父母也要到学校找。如今,自己不会做饭,不会叠被子,不会收拾房间,一个人睡觉害怕……当初之所以迷茫,很大一个原因是,不知道将来自己能干什么。
“我就是要去艰苦的地方锻炼一下,在父母面前,我感觉永远长不大。”黄双宁说,她想用到苏北农村帮助那些孩子来证明自己,挑战自我。
“单纯地快乐着”感动师生 不到一个月,黄双宁顺利进入“角色”,丢下七八年的初中物理被她讲得有条有理。姚集中学杜文超校长用“两个想不到”来评价她:“想不到从小在大城市长大的黄双宁那么能吃苦,想不到她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那么好,甚至超过了一些老教师教的班级!”
黄双宁发现,班上不少学生家境困难,有的连文具都买不起。这时,她想到了南财大的老师和同学,于是,她用相机记录下孩子的学习生活,发送给学校。很多曾经不理解她的同学、朋友、师长被深深地感染,觉得她像极了《士兵突击》里可爱的许三多。一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女同学还与亲友一道自愿认捐了姚集中学两位特别困难学生的学费。其他同学和师长们也纷纷向这些困难孩子捐款捐物。很快,师生们捐出了近20000元,还有一批语音复读机和衣物。
当黄彩萍亲眼看到女儿的工作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之后,她也加入到支持女儿的行列。
有人问黄双宁:后悔过吗?她实话实说:“初来乍到时,因为陌生和孤独也曾哭过,也因为不适应而沮丧过,是孩子们感动了我。你看,他们的生活学习条件那么苦,但他们的脸上却总挂满了笑。”黄双宁说,在这半年里,她收获了很多快乐和满足感,也在学生们身上学到了“单纯地快乐着”,“虽然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我相信,只要你的心里有真爱,就可以把这份爱传播得很远很远……”(李荣国戚庆燕于英杰) (来源:扬子晚报)
(责任编辑:张春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