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医生戴着防护眼镜、双层手套,小心翼翼地为艾滋病患者手术取钢针。(亚心网记者 张万德 摄) |
最紧张的手术:半小时取出艾滋患者身上12年钢针
亚心网iyaxin.com讯(本网记者 王前喜 通讯员 刘婷婷)1月8日11时45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传染病医院感染手术室一片肃静,4名医生神色凝重地步入手术室。
34岁的古丽(化名)静静地躺在手术台上,等待医生将她12年前刺入身体内的一枚钢针取出。
这原本是个小手术,但因为古丽是一名艾滋病患者,这让医护人员丝毫不敢大意。清洗双手,戴两层乳胶手套,防护服包裹严密,手术开始了。
感冒查出艾滋病
古丽曾是一名杂技演员,12年前,她染上了毒瘾。为了戒掉毒瘾,她将一根长约5厘米的钢针刺进了自己的左胳膊,随后,她最终戒掉了毒瘾。
2008年12月17日,因感冒一直不见好,古丽在家人的陪同下到乌鲁木齐市一家医院就诊时,被查出“HIV”呈阳性,并已进入发病期。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我惊得全身瘫软。”古丽说。
古丽的丈夫告诉亚心网记者,得知爱人得了这种病后,家里犹如遭遇晴天霹雳。他是一名下岗工人,全家一直都靠租房子过日子,现在19岁的儿子还不知道母亲得了这种病。
古丽随后被转到自治区传染病医院治疗。医院对古丽进行了全身检查,发现了隐藏在其左胳膊二肱肌里的一根钢针。经询问,这根钢针已在古丽的身体里藏了12年。
担心古丽病情恶化,医院决定为其进行手术,将钢针取出来。
半小时取出钢针
昨日上午10时许,医院对古丽进行了拍片、透视、B超等检查,为手术做准备。
11时45分左右,4名医务人员进入更衣室换上了手术服。进入手术室前,他们用洗手液连续3遍清洗双手,然后用消毒液对手术中易暴露的部分皮肤进行涂抹。
手术开始了,医生为古丽进行了局部麻醉和静脉复合麻醉,随后用手术刀切开了古丽左臂的二肱肌外侧。血迅速从刀口流出,一旁的医生迅速用纱布将血清理。随后,医生又用电刀、止血钳等器具小心翼翼地寻找着那根钢针。
12时23分,手持电刀的医生朝其他3名医生点了一下头。得到回应后,约一分钟后,只见手术室的弯盘里多了一根长约4厘米,已严重生锈的钢针。
此前,医务人员从X光片中看到的是一根完整的缝衣针,而取出来的却是一根断针,这让手术人员有些惊疑。
手术医生稍稍停顿后又操起了止血钳,重新进入古丽被切开的部位。12时28分左右,医务人员从距其肌层下约4厘米处取出了约1厘米长的带有针眼的断针尾部。
“古丽,你胳膊里的针取出来了,手术很成功,放心吧。”“是吗?我一点都没感到疼。”古丽说。
随即,两名人员对古丽的伤口处,用“美容针”进行了缝合。
12时30分,古丽被推出了手术室,参与手术的医生退出手术室前,将手套脱下,检查自己双手暴露部分是否有异样,然后清洗消毒双手。保洁人员将手术一次性用品收集好后,进行封闭处理。
高度紧绷的神经 已为50位艾滋病患者做手术
“这本来是个小手术,如是正常人,15分钟就可以结束,但患者特殊,时间长了点。”丁毅说。
丁毅是从去年3月份开始做第一例艾滋病手术的。他清楚地记得,当时患者也是一名年轻女性。对方因急性阑尾炎在一家医院进行手术前,被查出“HIV”呈阳性。给这名患者做手术,丁毅用了半个多小时完成,比正常手术多用了近半时间。
“不紧张是假的,毕竟稍有疏忽很容易被传染上。”丁毅笑了笑说,虽然医生都经过系统的职业培训,做手术前,手上套着两双乳胶手套,但心理还是特别紧张。
如今,丁毅已为50余位艾滋病患者做了手术,都很成功,他的心理也越来越放松了。但面对艾滋病患者,做手术时,他仍保持高度警惕。
“平时,父母和女友经常提醒我,手术中千万小心,不要受伤。”丁毅说。
当亚心网记者与其正在交谈时,丁毅又接到从乌市一家医院因为准备做痔疮手术时,在检查中发现的一名艾滋病患者而转到他们的医院进行处理。
“职业暴露”是最大风险
亚心网记者从自治区传染病医院了解到,该院自2006年11月23日从自治区疾控中心分离出来后,作为全疆惟一一家可以接诊艾滋病患者的医院,该院先后接诊了全疆乃至全国的艾滋病患者2.8万人。
医院感染二科护士长关建萍依稀记得,他们接诊的第一例艾滋病患者是在2004年。她说:“当时,因吸毒感染艾滋病的患者占医院所有艾滋病患者的六成至七成。然而近年来,通过性传播感染的病例有上升趋势。”
关建萍说,2007年10月,他们接诊了一位女性艾滋病患者,得知其还有一对1岁8个月的龙凤胎婴儿。随后,医院对两个孩子进行检查,也发现“HIV”呈阳性,这是目前新疆确诊的年龄最小的艾滋病患者。
丁毅告诉亚心网记者,目前,在手术中,虽然对医务人员的防护器具配备得比较齐全,但“职业暴露”还是手术时的最大风险。“手术过程中,不免会出现裸露皮肤被划伤、或患者血管被切开后血液喷溅等现象。这对于医护人员都是极其危险的。万一出现这种情况,医护人员需在两个小时内服用应急药品或打应急针,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定期进行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