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心驱走苦痛--51名四川地震灾区儿童惜别“贵阳爸妈” 1月9日,一名孩子(右)拿着合影与“家人”告别。当日,51名来自四川绵竹地震灾区的儿童告别临时收养他们的贵阳爱心父母,乘坐大巴车离开贵阳返回四川绵竹。新华社发(刘续摄)
1月9日,“到了家一定给妈妈打电话!”“家人”与孩子们告别。当日,51名来自四川绵竹地震灾区的儿童告别临时收养他们的贵阳爱心父母,乘坐大巴车离开贵阳返回四川绵竹。新华社发(刘续摄)
新华网贵阳1月9日电(王橙澄)1月9日早上9点,大巴车载着51个地震灾区的孩子,缓缓驶离贵阳。隔着厚厚的车窗,孩子们和他们的“贵阳爸妈”流泪告别。和他们一同驶往灾区的,除了新衣服和故事书,还有满满一车的爱。
从四川绵竹到贵阳,在近半年时间里,这些孩子收获了亲情与友情,学会了坚强和乐观,尝到了人生的苦辣酸甜。
磨合的辣 2008年5月12日,汶川遭受了震撼世界的里氏8级地震,许多孩子在地震中失去了家园和校园。贵阳电视台、贵州省红十字会、贵阳市教育局等单位迅速发起了“爱心家庭”活动,向社会征集一批爱心家庭,临时领养那些灾区的孩子。
活动发起后短短几天内,就有2000多个家庭报名,一时间,暖暖的爱意在贵阳流动。“我们进不了灾区,只能用这种方式支援四川的兄弟姐妹。”57岁的贵阳市民罗文科说。
最后,主办方筛选出51个爱心家庭,接收了51名来自四川省绵竹市广济镇和土门镇的孩子。2008年6月28日,孩子们离开家乡来到了贵阳。
刚刚经历了地震之痛,再加上对新环境的陌生,许多孩子都“患”上了心理上的“水土不服”。
“刚来的时候,孩子很调皮。”贵阳的“妈妈”张文芳“数落”着自己来自绵竹的“孩子”李鑫。12岁的李鑫,父母离异,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地震中,奶奶也永远的离开了。
到贵阳之初,李鑫显得非常叛逆。本以为“妈妈”会一怒之下将他送回四川,“可是,"妈妈"包容了我,她说我是这个家庭的长子,要像军人"爸爸"一样诚实正直。”李鑫说,“从那时起,我就决心改掉自己的坏毛病。”
新家的甜 从灾区孩子走进“贵阳爱心家庭”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拥有了贵阳的亲人。渐渐的,孩子们融入了他们在贵阳的新家,开始品尝甜甜的亲情。
李鑫和他在贵阳的“弟弟”王鑫同名,他俩的“爸妈”称他们“大星星”和“小星星”。两个小朋友一起吃、一起睡、一起学习、一起玩。有时候翻脸打架,转眼又和好粘在了一起。
12岁的唐弟文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每天放学之后,去“妈妈”李直英工作的贵阳中医学院图书馆,在那里可以读到好多他喜欢的图书,还可以等“妈妈”下班,一起回家。他还跟25岁的贵阳“大哥哥”学会了打篮球,打羽毛球。
读六年级的王绍培,刚来的时候英语成绩才4分,分数知识一点都不懂,这让贵阳的“爸妈”很着急。70岁的贵阳“外婆”张良雯是一位退休教师,她决定手把手的给孩子辅导功课。在期末考试中,王绍培的英语得了74分,数学95分,语文86.5分。
离别的酸 随着新年钟声的响起,学期就要结束了,孩子们也即将踏上返途。1月8日晚8点,贵阳电视台举办了“欢送四川震区孩子返家仪式”。
李鑫的军人“爸爸”因为工作太忙,无法从外地赶回,专门写了一封信寄给他。李鑫把信和“全家福”照片紧紧地握在手中,李鑫说一定会好好的保存,想他们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
陈朝阳和贵阳的“爸妈”合唱了一首《隐形的翅膀》,没有化装,没有伴奏,只有质朴的感动。“"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永远是你们的孩子。”陈朝阳喊出了全场孩子的心里话。当他们一家三口在舞台上相拥而泣时,全场观众为之动容。
12岁的于诗对记者说:“回去以后我要好好学习,一定常回贵阳,看望我贵阳的"爸妈"。我也要将这份爱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都品尝到爱的味道。”
……
1月9日7时30分,贵阳连续多日阴雨的天空放晴,孩子们在贵阳电视台门口集合上车。“到了以后,赶快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报个平安。”“想"爸妈"了,就回来看看!”……叮嘱声此起彼伏。
几乎所有在场的人都流着眼泪。在蒙着水汽的车窗上,孩子们用手指画下一颗又一颗心,写下一个又一个“爱”。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