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彬
廊坊是距北京天津最近的城市,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京津对接,北京对与廊坊合作的态度又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廊坊市市长王爱民就与京津两市的对接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燕赵都市报:以前一直有一种认识,认为京津对河北辐射作用很小,虹吸作用很大,现在的情况怎样?
王爱民:的确,过去北京与周边合作的积极性很低,甚至刻意阻止生产要素溢出外流,与周边基本上是竞争关系。过去,我们把银河北路修得很宽,做了高水平的绿化,但到了北京界,马路又窄又破,经过几届政府的努力,北京才答应提高公路等级。这几年,北京城市定位发生转变,产业结构正在升级,一部分产业需要转移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寻求合作的内在需求不断增强。去年4月,北京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大对周边地区发展的支持带动力度,并建立北京支持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财政支持机制,用于支持与周边地区开展产业合作、技术服务、劳务技能培训等。可以看出,北京对周边地区的态度正在发生积极变化,辐射带动作用会越来越强,为周边地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燕赵都市报:廊坊是距北京最近的城市,一定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
王爱民:过去,大家公认在对接京津上做得最好的是廊坊。事实上,这种情况在悄然变化,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保定等市对接京津工作进展非常快。张家口在北京的上风上水处,北京必须依靠张家口来建设防风林带、水资源环境治理等工程,对张家口的支持力度比较大。唐山首钢京唐钢铁厂已于去年10月完工,北京燃气集团投资74.4亿元建设曹妃甸液化石油气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保定涿州市与北京实现了“三开通”:接通北京电力,开通北京市区直达涿州的公共汽车,开通北京与涿州的市区电话,引进了40多个国家部委直属企事业单位和北京的石油、煤炭、建材、物流、电信等行业的企业落户。所有这些都表明,省内各市都非常重视与京津对接工作,而且力度越来越大,对我们利用京津形成了竞争,带来了压力。
燕赵都市报:廊坊将在哪几方面利用自身优势与京津对接?
王爱民:目前,以北京新机场和轻轨建设为标志,京津重大基础设施加速向外扩张,为廊坊对接京津、融入京津构筑了新的平台,提供了难得机遇,预示着廊坊与京津的合作进入了新阶段。
对接京津,规划先行。我们已要求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抓紧与京津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尽快制定完成京津廊发展合作的规划拼图。把廊坊市区及各县市地形图、规划图与京津地形图、规划图拼接。从基础设施布局、路网骨架、城镇村庄位置、产业布局等方面,形成一套清晰、系统的现状图,为京津廊全面对接提供第一手资料。
我们将抓住京津新一轮产业调整的机遇,充分发挥廊坊的区位、成本优势,争取有更大的作为。对好项目、想要引进的项目,要舍得花代价。重点建设四大基地:建设京津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京津产业项目转移基地、京津的休闲商务基地、物流产业基地。同时要做好生产要素对接。着眼于提高对接京津的整体效果,切实抓好科技、人才、金融、通讯等四个方面的对接工作。
另外是做好交通设施对接。目前,廊坊所有县(市)都与京津接壤,大小118条道路与京津全部畅通。下一步的目标是:充分利用京津的公路、铁路、航空和海运等交通资源,全力构筑起“东出西联,南北贯通”的立体式、现代化大交通格局,实现与京津的无缝连接和零换乘,真正实现“同城”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