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据新闻报道,上海一所学校三年级某班的干部名单由以下人员组成:1名大队长、10名中队长、20多名小队长,共计35人,一个班中竟有九成学生都有大大小小的“官衔”。虽然这个数字有些夸张,但不可否认,无论是就业市场的要求,还是青少年成长中综合素质的培养,领导能力都显得越来越重要——担任班干部则成为培养学生领导能力的重要途径。
心理学研究表明,领导能力无论是在目前还是在将来,都让人受益匪浅。如果能在班里表现出较强的领导能力,那要比表现出较高的智力或考出更高的分数,更能准确地预示着一个人的成功。
也正因如此,做好班干部并不容易,需要统筹兼顾各个方面。许多班干部由此产生诸多苦恼。耽误时间影响学习不说,更重要的是,很有可能会破坏与同学间的人际关系,使自己处于被孤立的地位。
作为班干部,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合理定位非常重要。班干部首先是一名普通学生,能够得到同学认可的基础是平等、和谐的同学关系。班干部并非拥有替代老师去管理学生的权力,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不过要付出更多,因为要为同学服务。需要建立民主意识,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探讨后再做决定,才会得到同学的支持。如果仗着自己权势大而管理“平民百姓”,会使同学产生排斥心理。正如文中所说“他们敬的和怕的都不是我,"我"只是一个符号而已。”
其次,班干部作为班里特殊的“领导”,要懂得协调、平衡,成为老师和同学之间沟通的纽带。要使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与学生自身的需要相协调,处理好遵守规则与维护人缘的平衡。班干部让同学遵守规则的前提是先试着和更多的人交朋友,关系和谐了,工作便会水到渠成。那时,或许一个温和的微笑,就能起到声嘶力竭的呵斥都无法起到的作用。同时也要多理解同学,公开场合以表扬为主,私下时再劝说,在不伤害同学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提醒。
以上两篇文章中的班干部能力都很强,但都没有真正领会协调与平衡的艺术,只兼顾一方,不是使自己被同学孤立,就是放任同学,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最后使自己委屈又收不到成效。
很多同学都觉得做班干部必须建立威信,但是建立威信并非让同学“怕”,更要让同学信任。在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不怒自威。做班干部的过程中行动永远比语言更重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信任的一个基础是以身作则,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能做到并做得比一般同学好,用实际行动使同学们受到感染和影响。信任的另一个基础是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同学,班干部与同学间关系有亲疏远近,一视同仁才能真正得到支持,同学们也才会心悦诚服地听从劝告。信任的第三个基础是责任意识。责任大于能力,班干部不仅需要有领头雁般的领导气势,更需要有老黄牛般的踏实负责。
作为班干部,需要记住:即使你做了所能做的一切,你也不可能让所有人认同和喜欢。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方面恰恰是他在压力下的变通性。不被认可并不可怕,只要能够坦然面对,澄清误解,从头再来。有句话说“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失败得还不够多”,一个优秀班干部的特质也正在于自信和敢于面对挑战的勇气和乐观精神。领导才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炼,在与人打交道中获得,酸甜苦辣的经历会让人逐渐走向成熟。
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不是班干部既非衡量人能力的标准,也绝非唯一锻炼自身能力的方式。可以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也可以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或进行社会实践……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成为优秀班干部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有时,认清自己的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