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17日下午,已辞职的14名员工来到华中高星公司股东之一的广东省烟草公司门口,举起标语要求老板归还欠薪;金融风暴不仅使众多白领失业,而且也使白领和农民工一起,频繁出现在示威讨薪之列,但打击欠薪重点仍仅限于农民工,白领工资高、极少采用极端行为,讨薪难度更大。[你们公司欠薪吗?] |
我觉得很惭愧,好歹也是白领啊--员工陈先生。2008年12月17日,华中高星科技有限公司14名员工在省烟草公司门前讨薪。 |
华中高星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出示的对账通知单,上面显示欠薪数额,盖有公司公章。 |
华中高星科技有限公司现办公室门前没有标牌,前台文员也早已辞职。 |
华中高星科技有限公司30多员工诉被欠薪30多万元
■新快报记者 陈显玲文/图
深读指引
金融风暴不仅使众多白领失业,而且也使白领和农民工一起,频繁出现在示威讨薪之列。但目前打击欠薪重点仍仅限于农民工,白领工资高、极少采用极端行为,讨薪难度更大,劳监部门提醒白领应及时、主动报告欠薪情况,专家也建议应通过银行、法院建立起有效的工资支付监控机制。
临近春节,原华中高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中高星公司)的30多名员工还在等待公司支付欠薪。2008年12月,华中高星公司多名已离职员工对新快报记者称,公司原有员工50多人,但至少30名员工的工资被拖欠,一名工程师被拖欠12万余元,普通技术员工被欠数额为3000元至8000元不等,一位原部门经理称华中高星公司从2007年初就拖欠自己的工资。
有员工估算华中高星公司全部欠薪金额在30万元以上,至少6人被拖欠工资超过1万元,包括基本工资、双薪工资、交通补助、报销等款项。华中高星公司现有员工10多人,一位在职员工反映她的工资也是推迟3个月才发。
公司曾定2008年底前付清欠薪
12月17日下午2时许,已辞职的14名员工来到华中高星公司股东之一的广东省烟草公司门口,再次举起了“李方青还薪”的标语。一位员工介绍说,李方青原是华中高星公司的法人代表,所以来他的公司前找他。省烟草公司保安称,“这已经是他们第3次来烟草公司上访了”。
公司原技术部经理陈先生手上持有一张《广州华中高星科技有限公司对账通知单》,上面盖有华中高星公司的红色印章。新快报记者看到:
“根据财务清查你与公司往来账务,截至2008年3月31日止,公司尚欠你各类款项合计总金额为人民币29037.5元整(另:你尚欠公司借款6780元整),现商定于2008年底前公司将统一有计划、按比例付清此笔款项”,落款日期为2008年4月21日。
陈先生介绍说,被拖欠的主要是2007年的现金工资和2008年1月、2月的全部工资和福利补贴,2007年他的月平均工资是6000多元,超过5000元部分,都以现金发放。但公司当时说没钱,现金部分一直被拖欠,作为中层领导,觉得应该与公司共渡难关。没想到2008年1月和2月的全部工资被拖欠,每个月7000多元。他还称,其他员工大多数是这两个月工资被拖欠。
2008年11月,陈先生在网上成立了讨薪群,共有15位华中高星公司同事加入,“基本都是技术部的,现在都已经辞职了,大家都要追欠薪,有个群方便互通消息”。陈先生根据讨薪群里的员工情况粗略计算,15人被欠款金额达10万余元。
总经理
资金周转困难 工资要慢慢还
新快报记者拨通华中高星公司总经理李金圣的电话,一位自称李金圣的男子说:“我刚上任不久,知道一部分员工的工资没有发,公司现在出现资金周转问题,员工的工资要分批慢慢地还。”他还称,员工的欠薪数额以《广州华中高星科技有限公司对账通知单》写明的为准。
华中高星公司是一家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信息系统集成、信息工程监理以及智能化工程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00年3月,工商登记地址位于天河软件园内。
广东省烟草公司投资管理处郑科长介绍,华中高星公司的投资方包括广东省烟草公司、广东省中烟工业公司、广东艾斯比(音)烟草公司和一个个人股,但华中高星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企业。
华中高星公司的招聘网页上介绍,华中高星公司是广州市软件企业协会理事单位、广州市的“双软”认证企业。在广东省信息厅主办的“双软认定”网站上,新快报记者查询到该公司认证号,“双软认定”是指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认定,通过国家软件企业认定的企业能够享有免税、重点扶持等优惠措施。广州市软件行业协会负责人称,“双软认证”的条件并不包括企业是否拖欠员工工资。
12月18日,新快报记者根据员工提供的地址,来到华中高星公司的办公地点——华泰宾馆16楼,办公室门口没有挂公司标牌,前台没有文员接待,办公室里20多张电脑桌只有靠窗一侧坐了3个人,其他的办公桌上,电脑孤零零地放着,满桌灰尘,办公室没有开灯,一片冷清。
一位自称总经理助理的李小姐介绍,2007年华中高星公司有员工50多人,2008年上半年,30多人陆续辞职,辞职的时候公司都给他们出具了对账通知单,并承诺有钱了就归还员工的欠薪。现在公司仍在运营,还剩10多名员工,公司每月进账2万-3万元,用来支付技术人员的工资,行政人员的工资都是推迟3个月再发。李小姐称现在自己也几个月没有拿到工资了。
李小姐称,因为付不起房租,华中高星公司于2008年1月搬离天河软件园,迁至越秀区华泰宾馆16楼,借用股东艾斯比公司(音)的办公场地。
员工
要求查看公司资产审核清单
“我们想知道公司真正的财务状况,如果公司真的没钱,我们也能理解”,员工谭先生称,他从公司一位在职部门经理处得知,公司前两个月进行股权转让,请了第三方做公司资产审核。2008年12月17日,员工代表向李金圣经理提出查看公司资产审核清单,但代表陈先生称,这个要求最终被李金圣经理拒绝了。
记者就此致电华中高星公司李经理,他在电话中没有解释拒绝的原因,但称公司目前有一部分项目在开展,公司要继续挣钱,然后才能支付拖欠的工资。已经辞职的员工质疑公司的还款诚意,陈先生介绍说,12月17日,华中高星公司经理李金圣曾和部分员工商量,将对账通知单上的欠款金额打五折支付员工,但被员工拒绝了。
今年1月7日,一位袁姓员工告知记者,他从公司领到了3100多元,此时他已从公司辞职11个月,“虽然这只是工资的70%,但拖了一年的郁闷事终于在2009年有了进展,另30%欠款公司承诺春节后支付”,据他所知,这次只有多次到省烟草公司上访的11名员工拿到钱了。
3员工打赢官司仅1人拿回欠薪
梁先生原是华中高星公司市场部的员工,2008年7月24日,他把公司告上了法庭。
梁先生回忆说,2008年4月,他曾向天河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仲裁,三个月内他去过劳动局两次,"劳动局劳动仲裁的负责人回复说,联系过华中高星公司,经理态度很强硬,表示要钱没有",并建议他通过诉讼解决。
2008年9月18日,天河区人民法院判决"被告广州华中高星科技有限公司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5日内支付原告梁先生工资等款项共8905.5元"。
昨天,梁先生告诉新快报记者,"仍然没有拿到钱,公司原来使用的账号一直没有钱,听说1月7日公司发放部分员工工资,但经理说我经过诉讼,不在这批还款范围"。
2008年6月,比梁先生早一步起诉的公司高管通过申请财产保全的方法从公司账号中拿到了被拖欠工资。
代理律师温小兵介绍说,这名高管在2007年末离职时,还有6万多元工资未拿到,公司书面承诺分2008年初和4月两次还清,但直到6月,公司也没有兑现还款承诺。
在天河区人民法院宣判前,代理律师建议高管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通过法院冻结公司的账号。
代理律师温小兵称,采取此举是为避免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一些用人单位或者无良老板为了逃避支付拖欠的劳动报酬,在诉讼前或者诉讼中转移、隐匿自有资产,导致劳动者赢了官司,却拿不到报酬。
温小兵介绍,自2008年6月,他陆续接到11人的委托,均是诉华中高星公司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其中一位工程师被欠工资等款项12万余元,一位员工因为时间漫长、执行难放弃了起诉。已经审理完的三起案件,法院均判决员工赢,但除了第一位采取强制执行的高管,其他赢了官司的员工,却因为公司账号没钱,没有申请强制执行。据他所知至今这些员工也没有拿到被拖欠的工资。
一位至今在公司供职的部门经理透露:"公司现在资金往来多用现金,或者用股东公司的账号转账,不往原账号汇款已经是公司公开的秘密。"一位于2008年5月下旬辞职的员工证实,"2008年4月和5月的工资,都不是原来那个账号发的了"。一位被公司授权投标的项目经理称,有项目结算汇款时,通常提供股东公司艾斯比(音)的账号给对方,和公司有业务往来的,我们都告诉对方不要往原来的账号汇款。
2008年12月18日,华中高星公司的李小姐透露:"法院也叫我们去协商,但公司没钱谁也没有办法,法院说让我们制订出一个还款计划,比如在一两年内还款。"
一边欠薪一边招人
2008年12月18日,新快报记者在华中高星公司门口,看见一个写着"应聘请往里走"的牌子,自称总经理助理的李小姐说"这是在招前台的文员,现在已经不招了",但新快报记者在智联人才招聘网、高八斗等招聘网站查询看到,从2008年11月至今,名为华中高星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在陆续招聘监理工程师、项目总监、开发实施工程师、弱电安防系统工程师等近10个岗位的员工。发布时间为2008年11月18日,截止时间为2009年2月16日。网站显示的公司简介与本文提及的华中高星公司网上简介一致,投资方、成立时间和主营业务完全吻合。
新快报记者就此致电公司经理李金圣,提出"边欠薪边招工"的质疑,自称李金圣的男子反问:"你是希望看见公司倒闭,还是希望我赚钱后再来支付拖欠的员工工资?"
天河区劳动监察科丁焱科长称,虽然没有法律限制欠薪企业是否可以招工,但是进入这类企业的劳动者风险很大。
广州市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张宝颖主任回忆,2005年时,曾尝试过对欠薪的企业,不允许在公益性招工机构入场招工,劳监部门把查处过的企业名单提供给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列入名单的企业将被禁止进入人才市场及分市场招工。当时考虑就是企业如果欠薪,再招工劳动者的权益没有办法保障,但欠薪公司如果在网络上进行招聘,没有部门可以监控它,只能靠劳动者自己在求职的时候提高警惕。金羊网-新快报
延伸阅读:女白领担心怀孕被炒鱿鱼 欲冷冻卵子推迟生育
本报讯 (记者 林祺) 金融危机下,该如何保住自己的饭碗,是学别人匆匆怀孕以求不被公司辞退还是另觅蹊径?昨日,28岁的龚小姐跑到西南医院咨询如何“冷冻卵子”,想在保证工作稳定的前提下,不影响自己以后的生育质量…[详细]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