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项目应引进风险评估机制
“为了保增长、拉动内需,现在各地都在上项目,但要小心后续资金跟不上,最后搞成半拉子工程。”省人大代表、陕西万达集团公司总裁杜培元建议,对新上的许多大项目,应引进风险评估机制。
现在各地为了拉动内需,纷纷争上项目。杜培元称自己有三大困惑:有没有那么多相关人才去承担这些项目;国家只给了项目的启动资金,地方能否拿出那么多配套资金;这些项目落成后,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未来前景如何?
在上项目之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杜培元说:“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应该冷静应对,不能再人为制造泡沫。”
高校行政职务和职称不能“一肩挑”
省人大代表、陕西教育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翟文俊提出,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一肩挑”现象,既争着当系主任、处长,又千方百计去评教授。一些专业能力不强的人,全力追求一官半职,而他们一旦当上主任、处长,就利用手中的权力,让那些埋头教学科研的下属在申报项目、撰写论文、著作、申报奖项时,把他的名字署在靠前位置,申报的项目经费也要抽取一部分。“这样的要求一旦遭到拒绝,便疯狂地实行报复。”翟文俊建议,高校行政管理干部就按行政级别定岗,专业人员就走技术职称的道路。
推行“朝九晚五”拉动内需
省人大代表、致公党西安市委副主委黄漪清认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目前“朝八晚六”的作息制度已经渐渐地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朝九晚五”将有利于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人们有更多相对集中的时间购物、休闲、健身、娱乐、学习等等,从而拉动服务消费需求的增长,拉动内需。“朝九晚五”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有效地减轻交通压力。
她建议对于这项作息制度的推行可以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先省会城市后省内其他城市,先机关后事业单位,企业可自主安排,先从春秋冬季试行,适应后再全面展开。
教师“绩效工资”不能“撒胡椒面”
省人大代表、西安市75中校长张彩凤表示,教师的绩效工资将下发,虽然名为“绩效”,但“绩效”的意义体现不出来,缺乏一个真正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绩效”工资也就成了“撒胡椒面”,体现不出老师的业绩。
建议省上出台绩效工资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班主任、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其他教育管理者倾斜。建立骨干教师流动机制,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在办学理念、管理方法、师资素质等方面的差距,同时也可以在解决“择校难”、“乱收费”和廉政防腐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本报记者 王晓亮 刘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