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政府"1号文件":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
昨日,紧扣农民增收的2009年省政府“1号文件”正式对外公布,文件提出了到2012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的目标。
“1号文件”的核心内容为《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2008-2012年)》,近5万字的文件内容,不仅分析了我省实施七大增收工程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还对七大增收工程的主要任务以及为了实施七大增收工程制定的政策措施做了详细阐述。
农民七大增收工程是:粮食单产提高工程、果业提质增效工程、百万亩设施蔬菜(俗称“大棚蔬菜”)工程、畜牧业收入倍增工程、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创业工程、县域工业化工程。
七大工程实施后,到2012年,我省粮食总产达到1300万吨,水果总产达到1800万吨,新增设施蔬菜面积100万亩,畜牧业纯收入增加到100亿元。
另据悉,和“1号文件”同时下发的还有11个专项规划,分别是粮食单产提高工程规划、果业提质增效工程规划、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规划、畜牧业收入倍增工程规划、中药产业发展规划、茶叶产业发展规划、蚕桑产业发展规划、水产养殖发展规划、干杂果经济林发展规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创业工程规划、县域工业化工程规划。
有专家评价,这是我省未来五年农业发展纲领性的文件,为我省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解读“1号文件” 家庭农场有望现身我省
在保证七大增收工程具体实施的十项政策中,除了科技兴农、一村一品、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等措施外,不少新举措让农民钱袋子更鼓。
种大棚蔬菜将有补贴
省 财 政 将新增设5亿~7亿元产业化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粮、果、菜、畜等优势特色产业。全面推行小麦、玉米良种补贴政策,逐步将设施蔬菜、马铃薯、秦川牛、蚕种等纳入补贴范围。
每县设1个小额贷款公司
在现有5个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基础上,力争每县至少设1个小额贷款公司。省上设立农村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成立再担保公司,推广多种灵活有效的担保方式。探索林权、果园等长效经济作物和大型农机具进行抵押的有效方式。
建立农户信用评价体系
稳步推进苹果、红枣、能繁母猪等政策性保险工作,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健全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推进果汁等大宗农产品进入期货市场交易。开展农村信用户和信用村镇评定工作,建立农户信用评价体系。
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按照 “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促进农村“三网融合”
确保2012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推广可再生能源技术。全面解决农村用电问题。形成以县道为骨干、乡村道为基础,城乡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促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办好杨凌农林卫视。
建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粮油、果蔬、肉类等农副产品加工业,构建生产、加工、销售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产 业 体系。争取到2012年全省建成1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龙头企业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结农户。
每年万名农民免费读技校
农民增收不仅仅是在农业上,创业和外出务工也是增收的手段之一。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创业工程中,我省将从今年开始,每年帮助一万名农村新生劳动力免费到技校接受两年中级工培训。到2012年全省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00万人次。
此外还将实行“四免一补”(免收培训费、职业介绍费、技能鉴定费和单程交通费,给予一次性生活补贴)扶持政策,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继续实施“人人技能工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民工技能提升计划”等培训项目。培育“蓝田厨师”、“米脂婆姨”、“宝鸡技工”、“秦巴茶艺”等传统和优秀劳务品牌。
我省将扩大就近就地转移,以县域工业园区、关中百镇建设以及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为契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企业最大限度吸纳农村劳动力。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兢 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