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领导同志说,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想境界,是让官兵愉快地从事部队安排的工作,高兴地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要达到这个境界,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科学途径。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人马丁·赛利格曼首先提出并倡导的。
积极心理学的三个研究层面包括:主观层面研究积极情感体验,个体层面研究积极人格,团体层面研究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认为:处于积极状态下的人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是幸福、快乐和乐观的。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对快乐管理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与促进。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模式,快乐管理是一种旨在提高人们幸福指数的新型管理手段,又是一种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延伸,是一项在官兵心灵中播撒阳光的基础工程。
积极是相对消极而言的。积极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激发官兵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反之,则会扼杀官兵的积极性与创造精神。如写材料对机关干部来说是份苦差事,有的单位领导常常把任务一交了事,起草者抱着交差的思想,写出的材料难有较高的质量。而某部政治部有个好习惯,不管是谁受领写材料任务,领导和机关干部都要坐下来讨论讨论,从构思立意,到谋篇布局,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讨论,既分解了困难,又开阔了思路,还丰富了素材。使具体执笔者心里既感到踏实,又觉得敞亮。能够以积极和愉快的心情,顺利地完成写作任务。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与个人所处环境有关,是指个人选择一个最能适应的环境和发挥最高潜能的行为,是一个人把所有力量都运用到了极限而问心无悔的人生态度。采用民主、和谐、活泼和情景式自我管理的方式,为官兵们创造一个轻松、健康、团结、优良的工作环境,就能使大家在感受亲情、友情的同时,享受到工作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
帮助、培养并维持官兵的积极人格,就必须让官兵体会到组织的关爱。而关爱的本质则是给予官兵各种实现个人目标的可能,让官兵自己去抓住机遇,发挥才干,达到个人幸福与组织利益的统一。大学生干部小肖一直从事普通的技术保障工作,业务成果无较大建树,后来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申请,组织把他调整到其他岗位,从事新兴领域的应用研究。上岗前,所在部队对小肖进行了岗前培训,并赋予重担。全新的工作领域和极富挑战性的岗位,极大地激发了小肖的工作兴趣。不久,小肖就有9项研究成果被采用,荣立三等功。积极心理学认为,要培养人的积极人格,就要把其培养成“感召定位型”的人。具有感召定位型人格的人,对工作意义有一种正向的认知评价,他们将工作看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在工作中表现出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积极情感体验,是人们在工作中通过自我激发,对工作产生一种接近性行为或行为倾向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促使人们在工作过程中体会快乐,在工作成果中享受价值。当官兵把工作与自我融合在一起时,工作本身的内容、过程和结果,都会让他们从中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快乐。地处偏远艰苦地区的沈阳军区某部,积极倡导官兵爱边疆、爱部队、爱岗位,提出了“在工作中感受快乐,在成果中体会成功”的积极理念。部队全面建设一年一个新台阶。按照积极心理学原理,分析这个部队发展变化的原因,可以发现他们较好地利用了官兵的积极情感体验,并充分调动起部队的工作积极性。积极心理学认为,影响积极情感体验的两大因素,一是人们追求积极的内在动机,也就是人们的向上因素;二是积极的工作环境,它是影响人们的外在因素。将这两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内化成官兵的自我激励,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针对性的重要方面。培育并维持官兵的积极心理,并实施快乐管理,关键是要使官兵认识到组织关爱的真正含义。组织爱官兵,官兵也要爱组织、爱工作、爱同志。爱是快乐管理的核心要素。有爱,官兵的心灵就会有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