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烟台实施三年大造林工程的第一年。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年完成造林绿化20.1万亩,超过年度计划31%。
人大决议,大造林顺民意得民心
去年春天,烟台市委做出三年大造林的工作部署,提出到2010年,全市要再植树造林60万亩,实现林地总面积达到8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基本建成生态市的目标。
为推进这一重大工作部署的落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员对全市山区绿化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全市现有未绿化宜林地主要集中在山区和沿海,特别是山区“荒山秃岭”、“缺树少绿”现象比较严重,全市共有50多万亩荒山亟待绿化。这些地方大多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绿化成本高,生态效益明显而基本没有经济效益,群众要求各级政府投资推动实现绿化愿望强烈。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常委会及时听取、审议了全市山区绿化工作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做出《关于进一步加快山区绿化工作的决议》。决议对各级政府行政首长执行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深入持久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和健全完善以政府为主、社会力量参与的长期投入机制等提出明确要求,号召各级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高度,大力推进大造林工程。
落实决议,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
决议做出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永春同志做出批示,要求“广泛宣传该决议,督查落实该决议,使决议成为市民依法履行绿化家乡责任的依据。”
各级政府加大对决议的贯彻执行力度,努力推动大造林工作的深入进行。全市建立起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以县级财政投入为主、市级财政予以补助和争取上级扶持资金相结合,多渠道筹措造林资金的保障机制。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了《三年大造林工程责任状》,将造林绿化纳入综合考核体系,各县市区也逐级签订大造林工程责任状,把造林责任层层落实到位。在实施绿化造林中,各级都制定出台了扶持激励政策,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大造林。去年,全市累计投入造林资金2亿多元,其中市级以上造林专项资金4500多万元,县级财政投入1.2亿元,是近几年全市造林投入最多的年份。为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大造林工程,市绿化委员会组织市属以上单位在福山区、莱山区开工建设了1.2万亩义务植树基地,实行“包栽包活包成林,一定十年不变”的连续责任制,去年完成造林3000亩,并引导组织中国银行、东岳汽车、佳世客3家单位建设纪念林2000亩。各级还坚持分类施策,探索建立不同立地类型的造林投入机制。对生态公益林,各级政府履行建设主体责任,以政府投入为主。“一区三线”荒山绿化和海防林建设,由县市区政府为主筹措资金,市级财政安排1350万元专项资金给予补助,市林业局争取国家、省林业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集中用于“一区三线”造林;对深山远山,市级财政投入100万元,集中采购种子,分发各县市区进行直播造林。
年终盘点,造林标准高质量好
为保证造林质量,全市各级在“一区三线”重点绿化工程中,探索推行了项目化管理、工程化造林、专业化监理的招标造林新机制。目前,“一区三线”造林成活率都在95%以上,苗木高度50厘米以上,局部达到100厘米。实现了“当年造林、当年成林、当年改变绿化面貌”的要求。在工程规划建设过程中,还充分考虑到了森林防火等后期管理工作,统筹谋划造林绿化与护林基础设施建设。蓬莱、福山、招远、莱山等区市,把山区道路整修作为造林绿化的基础性工作,树栽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将护林房、瞭望哨、防火宣传碑牌等基础设施同时规划、同时建设,配备护林人员,落实护林责任。在大造林工程中,全市新整修山区道路700多公里,为森林资源的有效管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条件。对速生用材林建设,各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适当扶持和鼓励,吸引农民或其他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莱州、龙口、招远等市,在土地规划、造林技术等方面提供服务,镇级财政给予一定苗木补助或奖励,速生丰产林发展迅速。去年全市新增加杨树丰产林3.8万亩。
最近,烟台又确定了全市2009年造林19.6万亩的任务,一个全新的绿色烟台正大步走来。(刘光耀)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