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强指出,金融海啸让特区政府有机会重启企业拯救程序的研究,在各方中寻求折衷方案。(图片来源:文汇报)
中新网1月23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除提出多项增加就业和升学机会的短期措施外,香港特首曾荫权22日在经机会会议后公布部分中期措施,指接受经机会的建议,重新研究引入企业拯救程序,让面对短期财政困难但长远仍有生存能力的公司,有一个翻身或重组的机会。
特区政府曾在2000年向立法会提出《公司(企业拯救)条例草案》,主要针对改善现行《公司条例》第166条就有财政困难的公司,与其债权人或成员商定债务偿还安排的规定。
特区政府当时解释指,在经济周期性下调时,有部分公司会面临短暂资金周转困难,但公司在重组债务的过程中,随时可能被债权人采取法律行动向法庭申请将其清盘,令该公司无法透过债务重组继续经营下去,故有关单位建议订立“暂止期”,在此期间内,一切针对该公司的法律程序均须暂缓进行,公司会委任一名独立第三者担任临时监管人接管,而该临时监管人主要负责制订公司与其债权人的自愿偿债安排。
条例草案在提交立会相关法案委员会审议时,因条例中规定公司在展开法定企业拯救行动前,须先清付拖欠雇员的所有款项而引发争议。委员会部分委员对要求公司在进行拯救前,预留足够款项清付雇员所有欠薪、遣散费等的规定有所保留,并建议特区政府考虑就此规定加入灵活性,但被香港劳顾会及破欠基金委员会反对,故条例最终“无疾而终”。
曾荫权在记者会上表示会重整法案,并再次进行咨询,“金融海啸带来一个契机,让我们寻求折衷方案,让企业拯救程序的立法工作重新上路。我希望各方能共同努力,尽快达成共识,以减少企业倒闭,减少失业,缔造多赢。”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则补充,当时条例确因劳工界等各方利益未能达成共识,以致条例草案未能通过,但“在此次研究过程中,我会与劳工及福利局紧密合作,尤其处理公司拖欠遭解雇员工的薪金,以及与各界咨询,达到一可行的折衷方案。”
另外,曾荫权表示,特区政府早前“撑企业”中的1000亿元企业信贷担保计划,直到22日已收到超过1700宗申请,银行批出的贷款也超过29亿元。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