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张广宁……”昨天(23日)上午9时整,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准时来到12345市长热线。为了多接听市民来电,张广宁一再跟工作人员说“再接几个”。原定上午11时30分结束的接听活动一再推延到12时30分左右,整个活动共接听了25个电话,是近年来接听市民来电的群众中数量最多的一次。
接听活动中,市民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住房、社保等方面,其中一半来电“涉房”。据了解,今后每月的23日(节假日将调整时间)仍由市长或副市长接听市长专线12345,每次将开通10条热线。活动结束后,张市长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今年春运首次推出的异地候车室方案予以了肯定。
困难户人户分离要及时迁户 昨天上午9时整,张广宁准时出现在广州市信访局的市长专线电话受理中心接听众来电。市民来电反映最多的是住房问题,接听的25个电话中将近一半“涉房”,如廉租房申请、房屋维修、产权确认、公房购买等。
户籍属越秀区的李先生是二级残疾,一家四口没有正式职业,目前租住在荔湾区,希望政府帮忙解决住房和工作问题。
张广宁表示,政府一直在推进属地化管理,但目前出现了不少“人户分离”情况。他呼吁市民搬迁要及时办好迁户口事宜,人户分离导致两边的街道或居委会信息对接不上,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可能就跟不上,对于困难群众不能及时提供帮助。同时,他指示越秀区和市民政、房管部门尽快跟进李先生的个案,为李先生排忧解困。
近期将出台货币分房指导意见 81岁的邝婆婆昨天也打进了市长专线。她反映,她丈夫是原广州灯泡厂职工,两人没有子女,靠丈夫的退休金生活。2007年,丈夫动手术花了5万多元,现在还欠3万元债务。她想参加低保,但低保的条件又够不上,导致两年都没有交房租。邝婆婆说,他们一家从未享受过货币分房待遇,在这种时候,能否给他们享受一下货币补贴或是将租金降低一些。
“部分基层干部责任心不够” 66岁的孤寡老人毕先生反映,2007年7月他被拆迁安置到长寿东路洪安里居住,但是周边环境很差,窗户被封闭无法通风,厕所漏水。去年他就此事向市长热线反映过,当时荔湾区有关部门承诺说要给他家加装空调或是排气扇等,此后却无音讯。他多次去有关部门咨询,都没有答复,有时候还被工作人员视为无理取闹。
对此,张广宁表示,他会让相关部门跟进这个事情,并请毕先生放心。
接听活动结束后,张广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起了这次接听热线的两个“感触”:一是群众的信任和理解,很多群众打电话来,反复表示“这些小事麻烦市长了”,其实群众的生活事务就是他们的大事,住房、养老、医保是他们的三大基本生活保障,件件都是我们的大事。群众越是理解我们,我们越有责任处理好他们的诉求。另外,从群众反映的问题来看,大多数都已经向基层反映过或进行过投诉,但是受到冷淡甚至粗暴的对待,说明部分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还远远不够。作为最接近群众的基层单位工作人员,还缺乏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的意识。有些问题基层部门确实解决不了,但他们一定要落实“首接首办”制度,要主动帮助群众去跑路、去咨询、去反映、去追踪落实,行或不行都要给群众一个信服的答案和解释。信访工作做得不好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存量公房变校产
教师买房遭拒绝 天河区的彭女士由于太激动,接通电话后说了没两句,电话就不小心被她自己碰断了。现场只好回拨对话才得以继续进行。
彭女士是广州市幼儿师范教师。她反映,她所在学校有12位教师符合购买存量公房的条件,但学校却不同意出售,并准备把既有存量公房转为校产,理由是“为了学校发展,作为引进人才的周转房”。他们多次去市教育局、市国土房管局及市财政局反映,市国土局、市财政局都函复告知,符合条件购买存量公房条件的,只要产权清晰,已入住存量公房的租户应优先购买。但市教育局却答复原则同意学校的意见,即把存量公房转为校产。
对此,张广宁表示,会让房管局对此事再作进一步了解,在咨询各相关局意见后,最后给彭女士等人一个肯定的回复。
廉租房 上榜廉租房名单 为何迄今仍没房 海珠区的雷女士来电称,他们一家的户口挂在海珠区聚德中路的朋友家里,一家人则在海珠区大塘街租房住。去年他们申请廉租房,市房管局两次公布廉租房名单都有她们家的,但是一直没有拿到房。雷女士说,她儿子在海珠区读书,希望能在海珠区大塘小区摇到一套房,可是大塘小区的房子都住满了,希望能考虑到她的实际困难,就近帮他们解决住房问题。
对此,张广宁表示,市委、市政府为群众“居者有其屋”做了很多工作,市里已经出台明确规定,要求首先解决困难群众尤其是双特困户的住房难题,对于符合条件的群众,要通过提供房源或货币补贴的形式,尽快落实政策,“不是政策没有到位,看来是办理过程中有些环节慢了。”他指示房管部门“马上核实并落实”。
生活补助 精神病患者能否获补助 周先生的涉房诉求则关联到对精神病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怀问题。周先生的儿子患精神病10余年,“申请廉租房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已婚",精神病人是不可能结婚的啊,政府能不能为有精神病患者的困难家庭提供廉租房帮助?能不能为这些家庭发放最低生活补助?”据悉,对没有工作能力的精神病人,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经济补贴扶持政策。
张广宁当场指示由市民政部门牵头,联合房管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对类似周先生家这样的情况进行摸查,尽量帮助到精神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让他们和他们的家庭同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很多群众打电话来,反复表示"这些小事麻烦市长了",其实群众的生活事务就是他们的大事。住房、养老、医保是他们的三大基本生活保障,件件都是我们的大事。群众越是理解我们,我们越有责任处理好他们的诉求。——市长接热线有感而发”
每接一个电话 都给市民拜年 由于临近过年,每接一个电话,张广宁都不忘给他们拜年,并致以节日的祝福,市民们都很感动。黄埔区的黄女士接通电话后,几度哽咽,并哭出了声。
市长接听热线时,有记者提议能否将电话设成免提接听,张广宁笑笑说,“我也愿意啊,但是要尊重别人,如果对方不同意就不好了。”只有在得到对方允许的情况下,张广宁才会采取免提通话。
年初一看焰火 琶洲同样精彩 接听热线活动结束后,记者纷纷向市长提问。有记者问:“张市长,今年您会去看大年初一的焰火表演吗?”
张广宁笑着说,“我当然去看。”他表示,为了让更多群众观赏到春节焰火,广州今年首次设置了白鹅潭和琶洲两个燃放点,“两个地方的焰火表演一样时间、一样主题,一样精彩。请市民就近选择观赏点,不用都涌到白鹅潭。”(记者张玉琴通讯员 赖国辉 鞠杨) (信息时报)
(责任编辑: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