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设立首批科技支行的背后
本报记者 杨晓
没有自备办公室,没有流动资金,没有3年以上的企业经营史,只有几颗聪明的头脑、几张专利证书甚至一个好点子——以后,这类公司也可能获得银行贷款。
这并非痴人说梦。
四川银监局刚刚批准的两家科技支行,瞄准的正是这种传统上银行业认为“不靠谱”的客户。向“不确定性、高风险性”的高新企业提供专门服务,无异于与高风险共舞——银行业此举意欲何为?
四川此举播下了一颗种子
“四川此举播下了一颗种子,从地方设立科技支行开始进行突破,将极大地推动国内设立科技银行的进程。”国内科技银行“首倡者”之一、国家科技部经费监管服务中心副主任房汉廷专程为此来川。
对于过往金融与高新企业的格局,四川大学副校长赵昌文教授分析,出于监管银行风险的目的,银行放贷不能将债权转化为股权,对小企业支持再大,企业发展再好,银行也只能收回本金和利息。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银行当然不会轻易背负高风险。
作为科技大省,四川高新产业发展势头较快,全省有12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成都高新区内有全国最大规模的孵化器群体,在孵中小型科技企业超过760家。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相关负责人指出,特别是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后,企业对银行资金的渴求强烈。融资难,成为四川科技成果财富化的“瓶颈”,也催促着加快金融制度创新的步伐。
硅谷银行的启蒙意义
“我们地方银行决策链条短,市场反映快捷,同时积累了多年服务中小企业的经验,因此第一个申请并获批设立科技支行。”成都银行科技支行行长罗铮透露,在总行决策过程中,美国硅谷银行是其最感兴趣的研究案例。
作为世界最具知名度的科技银行,上世纪90年代初,硅谷银行将目标市场定位于高风险的创新型中小企业。随后的10年里,硅谷银行分享到高科技产业带来的高收益,资产由9.35亿美元增至55亿美元。由于专注于高新产业,它成功躲过美国次贷危机。
罗铮分析,硅谷银行的经验有两条:联手风险投资机构,共同构建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网络平台,资源共享;建立专业知识团队,掌握高科技行业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周期,有效规避了风险。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组建科技银行的呼声日隆。房汉廷介绍,从2003年开始,国家科技部就牵头成立科技银行推进工作组,同时与银监会探讨在地方银行设立科技支行。四川此次设立两家科技支行,就是这一成果的体现。
四川科技支行“先行先试”
四川两家支行的获批,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上拥有“先行先试”的权限。
建行四川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将围绕科技企业融资需求,通过资源配置、金融创新,探索完善服务科技型企业的“专业银行”经营模式。下一步还将通过与建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内的投行和风投机构的合作,为省内科技型企业提供股权与债权结合等新型融资模式;引入外部科技专家,成立科技信贷咨询顾问团队,建立适应科技型企业成长的科技信贷扶持机制。
成都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鉴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的高风险特点,专门“定制”了风险隔离原则、两轮驱动原则、收益与风险对等原则、风险分担原则,其突出特点是把贷款作价转换成相应比例的股权或期权,享受高收益,同时与担保、保险公司合作以及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分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