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里的新春愿望 这里也有金桔、鲜花、灯笼。春节的气氛,也一样洋溢在广东省女子监狱的每一个角落。
这里关押着几千名女犯,她们一律留着齐耳短发,身穿条纹外衣,被子叠得像豆腐块一样整齐。可是她们的背后,有着各各不同的恩怨情仇,有着让人同情、愤慨、不解、遗憾的故事。
春节,在这里显得格外喜庆,也夹杂着浓浓的伤感。她们告诉记者:“不妨说说我的故事吧,提醒外面的人别走我的路”。她们拜托记者:“表达一下我的新年愿望吧,让亲人能明了我心!”
人物:阿瑾(化名) 年龄:33岁
罪名:拐卖儿童罪 刑期:十年
入监:2001年1月
汽车刚刚开动,1岁的男孩儿就“哇”地嚎啕大哭。
哭声让乘客们感到烦躁,有人抱怨:“孩子怎么哭成这样?快哄哄啊,你怎么当妈的?”
阿瑾猛地慌了———这孩子是自己两小时前偷来的!
1
“我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啊。”
阿瑾出生5个月,就得了脑膜炎,因小儿麻痹落下右脚残疾。
多灾多难,本应该得到母亲更多的怜爱,“可我妈特别嫌弃我,几次都想偷偷把我扔了,幸亏我爸阻止。”
“别人家孩子一看见我就笑话,喊着"瘸子,瘸子",我好难受。爸爸跑长途运输常不在家,我妈对我爱理不理的。所以我很孤僻,也很倔犟。我希望自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做一番事业,争一口气,博取我妈的欢心。”
18岁那年,阿瑾和老公相识。“他是外地人,开早餐店,我去打工帮忙,他也是残疾人。”同命相怜,两人彼此很关照。
1994年初,阿瑾不顾家人反对,离家出走,跟着他回到家乡福建。
2
“我像一滴油,他家人像水,无法相融,不亲不热。”
人地生疏,加上语言不通,阿瑾在婆家没有感到温暖。生了女儿后,婆婆更是整天板着脸。
1997年底,两口子为开店吵架。“小姑子想跟我们一起干,我不同意。生意不好的时候他们不帮忙,凭什么现在有点起色就要来分好处?公平吗?”抹不开面子的丈夫不考虑阿瑾的感受,“这是我家,我说了算!”他一推,怀孕两个月的阿瑾摔在地上。胎儿流产了。
1998年春节,离家4年的阿瑾回到老家。
“我妈的态度还是老样子,拿我和妹妹比较,说妹妹多体面,而我连个固定工作都没有,还说我老公也没啥出息。”
后来,她与老公到东莞打工,合计着开店。
“可我们手上没钱,需要三四千元做成本,老公让我跟家里借。”阿瑾战战兢兢打回电话,遭到母亲一口回绝。
“她让我们自己想办法,说没本事还开什么店?哎呀,我当时心灰意冷。妹妹出嫁时,家里给了她那么多嫁妆,我只要4000元都不给?”
3
“手心是肉,手背就不是肉吗?”
阿瑾对母亲彻底失望。
2000年7月22日,她和老公为此大吵。“我说没钱就别开店了,他不高兴,怪我爸妈抠门,要我继续负责弄钱。”
于是,阿瑾走向一条“死胡同”。她满脑子打转,突然想起别人说卖小孩赚钱。“我知道这不道德,我也是母亲,知道骨肉分离的痛苦。”
那天,阿瑾整夜没睡。但无奈和侥幸心理还是动摇了她的道德准则,“弄不到钱,更让我妈瞧不起,我被逼得走投无路。反正很多人家都有几个孩子,丢一个应该也没关系。”
第二天一大早,阿瑾走了。她决定铤而走险。
她来到广东博罗县,丈夫的姑姑家。看到邻居带着1岁的男孩在门口玩耍,她买了些零食前去搭话。“以前我们认识,邻居毫无防备。”趁邻居去洗手间,阿瑾抱着孩子就走。
“坐上大巴,孩子大哭,车上的人问我怎么老哭啊,我慌了。”她没想到,一下车就被抓获。
4
已坐牢8年,阿瑾经常做梦,梦里最牵挂的反而是母亲。可是,母亲从没来监狱看过她。
春节前,她通过监狱的“亲情电话”打到家里,母亲拒绝接听。
管教干警说,阿瑾当初没有意识到偷卖孩子是犯罪,这是很多外来女工犯罪普遍存在的情况。
阿瑾如今懂得,“做人要有一道底线,无论怎样都不能违背,否则就进入歧途。”
为了让阿瑾得到温暖,监狱干警多次跟她母亲和老公联系,劝说他们多来看看。在干警不厌其烦的努力下,她老公专程来了几次,给她带了点钱,更重要的是带来安慰。对阿瑾的母亲,监狱仍然在尽力沟通。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妈妈能爱我一次!如果她当初能疼我一点,不抛弃我,我不会这么无助、孤单,也许就不会来到这里。”
举家团聚的春节,阿瑾流下了渴望的泪水。
本报记者 王晓云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