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点巩家开吃团圆饭 晚上七点赶到央视上春晚
大年三十,全家照例睡了个懒觉,接近中午吃过第一顿饭后,巩汉林开始忙活年夜饭。
这可是一大家子的饭,除了自己一家三口,前两天家里来了不少亲戚,有他的岳母、小姨子、侄女等人。
但“众口难调”似乎从来不是巩汉林的问题,用天阔的话说:“我爸做饭太好吃了,没得挑。”
和每年的小品一样,每年的年夜饭,巩汉林也会搞创新,“五彩青椒是我的创意,本来是个酸甜口的凉菜,按传统必须放糖,但我改加果酱,即好看,又可口。”
据说,这顿年夜饭,最难做的要算是鲍汁翅羹了,巩汉林足足准备了2个小时。至于做法,不请他上美食栏目恐怕是问不出来了。
下午4点钟,饭菜上齐,全家人入席。“因为我之后要去春晚,所以我们家的年夜饭总比人家吃得早。”巩汉林回忆,好像最近几年除夕都是这个点开饭。
即便如此,也比大部分春晚演员幸福多了,因为不少人这时候已经在中央台候场了。
晚上7点,巩汉林赶到中央台,开始为春晚做最后的准备。这时,家里也忙活开了,金珠和妹妹们开始包饺子,此时家里唯一的男丁巩天阔也加入进来,负责擀皮儿。
看着春晚,一家人一齐动手,饺子很快包完了。今年巩家的饺子有三种馅儿,肉三鲜、酸菜和白菜,金珠给每一屉包好的饺子分别插上了标签,放进冰箱,就等着巩汉林演出归来了。
巩汉林自然也是归心似箭,但演完小品《黄豆黄》,还去梅地亚中心接受了某网站的专访,这才动身回家,到家时已经接近11点半了。
到家之后,巩汉林第一件事就是招呼大家去放炮,“最后一次去春晚彩排,一出门就看见有卖爆竹的,顺道买了。”
放炮是巩家每年过春节“必须的”习惯,今年他买了一挂鞭炮,一箱烟花,和儿子、侄女抱到外面,一口气全给放了。此时小区内外早已是“炮声震天”,巩汉林对着天空放声高喊:“过年喽……”
时间:正月初一地点:沈阳
赶去沈阳看老父再到欧洲慰问华人
初一零点整,热气腾腾的饺子摆上了巩家的饭桌,全家高举酒杯共祝新年。
吃过饺子,一直精神抖擞的巩汉林也显得有些疲倦,但他还有件事要做。“早晨和儿子飞沈阳,去看看我父亲。前两天我和金珠给老人家买了他最爱吃的杂面,还有烧鸡、果脯等不少东西,都没装包呢。”
孝顺的巩汉林亲自装好每一样给老人带去的东西,整整塞满了一个旅行箱,这也是他和儿子天亮动身时最主要的行李。
早晨7点,巩汉林和儿子出现在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此时的机场似乎格外空旷,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这对轻装出行的父子。
当天晚上,记者再次拨通了巩汉林的电话,想不到他说这就要从沈阳飞回北京了。
原来,大年初二凌晨1点,巩汉林又要和金珠从北京飞赴欧洲,参加曲艺家协会组织的春节慰问华人的演出。
“再回家,应该是正月十五了吧。”巩汉林说,这样的春节,他已经记不清过了多少个了。
文/记者邵靖摄/记者于佳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