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我国经济形势与政策 > 我国经济形势

危机来袭文化逆势繁荣 困境下人们渴望心灵鸡汤

  元旦前夕,听说《梅兰芳》正在热映,来到单位附近万达影城,打算买票瞅瞅。进得影城,但见熙熙攘攘,人潮如涌,十几个放映厅,电影排得满满登登。一小青年儿说,大爷您也想看《梅兰芳》?恐怕得排两小时,且等呢!看这阵势,知难而退,又不甘心,次日正逢周末,又到西单大悦影城,排队一个小时,终于得票一张,坐进影厅。


  电影里,正好也有一火爆镜头,说的是1930年初,梅兰芳到纽约百老汇首演,原以为老外不懂京剧,此行凶多吉少,孰料连演两周,竟然好评如潮,场场爆满,把那位梅兰芳的铁杆粉丝加黄金经纪人邱如白乐得连呼“火了火了!”,激动得差点儿背过气去!

  一个京剧火,一个电影热,一发生于1930年初,一出现在2008年末,看似“不搭界”的两件事,恰好都有一共同的时代背景:全球经济危机。如此巧合,说明什么?

  时下有一说法,经济出现危机之日,正是文化繁荣昌盛之时。此说根据之一,是80年前那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当此时也,美国经济也是一团糟,然而奇了怪了,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文化,却是出人意料地一片红。首届奥斯卡颁奖礼,恰恰就在经济最糟糕的那一年隆重举办,而此后西海岸的好莱坞与东海岸的百老汇可谓双星辉耀,不但崛起于美国而且走红于世界,让全球几十亿人领略了美国文化的独特风采。

  再举一例,说的是10年前那场来势汹汹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整惨了韩国经济,却恰恰激起了一股来势不小同样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文化“韩流”。至于日本“动漫大国”之确立,确也与其经济的波折与萎靡不振有关,则是比较有说服力的第三个例子。

  说完3个例子,喜欢寻根究底的人就要发问了:为啥你这厢经济出了危机萎靡不振,那边儿文化反倒是一个契机,反而会乘势而上,蓬勃发展起来呢?

  以“理论”分析之,原因大抵有三。

  其一,经济萧条不振,恰恰需要给人以文化的心灵鸡汤。所谓精神与物质,形而上与形而下,从来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两翼,此起而彼伏,相辅而相生,这大概也是自然界的平衡规律。君不见物质产品极大丰裕,人们安居乐业之时,对文化和精神的要求恰恰也就低了、少了、浅了么?歌舞升平蛮好,浅唱低吟足矣。反之,民族危亡,国难当头,《黄河》之声震天响起!特大地震,轰然袭来,泪光中的诗篇和歌吟,让多少人心潮澎湃,挺起脊梁擦干眼泪!

  其二,经济环境的坎坷与挫折,正好为文化产品提供了难得的创作素材。悲剧与喜剧,坎坷与坦途,矛盾冲突与安静平和,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容易产生伟大作品呢?结论不言自明。古人早有“文章憎命达”之说,遍翻古今中外名篇力作,大坎坷大曲折大动荡大灾难反而产生大作品,几乎已成铁律。

  其三,物质产品生产大都必须以物质资源消耗为前提,而精神产品则几乎用不着消耗物质资源。这也是经济危机之时并不妨碍文化产品生产的一个客观原因。

  以上3条,其一说的是需求,其二说的是供给,其三说的是条件。需求既然强烈,供给又很充足,条件还挺宽松,文化事业的发展,可不就噌噌噌噌乘势而上,就能够变“危机”为“契机”吗?

  危机来了,文化咋办?这课题无可回避地摆在我们面前。

  (作者系本报高级编辑)
(责任编辑:杨建)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梅兰芳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