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四川日报

中国最大机会在四川 四川最大机遇在今年

  ——2009四川财经咨文·投资机会

  编者按在全球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中,2009年四川的形势可能是个特例:灾后重建产生的巨大市场需求和拉动的投资,加上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对西部的倾斜,表现在区域经济特征上,呈现出两个字:“机会”。
本报2009年的四川财经咨文,就将分别为投资者、就业者呈现“机会”之所在。

  昨日,中国股市一片飘红。一个重要的利好消息是:去年12月我国国内产品库存、发电量、新增贷款指标齐现回暖信号,中国经济有望呈“V”型反弹。

  毋庸置疑,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央政府去年11月出台的扩大内需十条政策,已经在刺激实体经济领域取得成效。诸多举措中的一个关键举措是扩大投资,在国家宣布的4万亿投资计划中,仅去年第四季度中央财政就新增了1000亿元投资,央行还宣布取消信贷规模控制,此后国内信贷获超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大项目和基建投资领域成为本轮新增贷款的主要投向,这使大项目落地较多的中西部地区信贷增势迅猛。在全国扩内需的大局中,四川灾后重建被寄予“作为促进全国发展的强大引擎”的重任,加之我省在大项目储备上打了“提前量”,使我省成为本轮扩大投资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2009年,四川将迎来发展史上的重大机遇,这由5大领域的投资规模所决定:首先,灾后重建任务最重的是这一年,项目集中实施在这一年,将强力推动经济增长。其次,受益于中央出台的扩大内需政策措施,西部地区获更多倾斜,一批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将加快建设和开工。第三,我省将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第四,作为西部大省、人口大省,资源丰富,市场广阔,随着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等“硬件”条件的不断改善,投资和消费需求巨大。五是市场“倒逼”机制和政府政策引导叠加的综合效应,将促使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些机遇独一无二,不仅能造福四川,强力推动“两个加快”,其中滋生的丰富项目投资需求还将给广大投资者提供广阔的舞台。由此可以推断,今年中国最大的机会在四川,投资四川机不可失!

  一、投资

  力争达到1.2万亿元

  目标

  2009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至少增长30%,超过1万亿元,力争达到1.2万亿元。

  政策支持

  保持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以项目带投资。把握好投资的方向和重点,重点加快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和社会事业项目:加强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和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围绕“四基地”建设,抓紧实施“7+3”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夯实农业基础地位,推进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八项民生工程”,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扩大就业,抓好扶贫、移民等工程。

  权威解读

  刘捷(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我省经济是投资拉动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关键是要抓好投资增长,才能实现止滑提速、加快发展。扩大投资,关键在抓住项目。2009年我省将实施的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重大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项目,包括铁路、水火电、化工、汽车、装备制造、核电等大项目,事关四川长远发展,蕴含了丰富的投资机会。

  再分行业看投资需求,预计基础设施领域为2520亿元,占21%;农村发展2380亿元,占20%;社会发展720亿元,占6%;产业发展3450亿元,占29%;城市基础设施1180亿元,占10%;房地产投资1750亿元,占14%。这些信息都可供投资者参考。

  二、财政

  重建 民生 产业

  目标

  2009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预计为1050.6亿元。全省一般预算支出总额安排为2116.68亿元。

  政策支撑

  今年我省财政支出安排重点将向灾后重建、民生工程和产业发展领域倾斜。

  今年,省级财政将安排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50.24亿元,增加10亿元,增长24.85%。另外,还通过整合财力增量和调整支出结构筹集安排,确保2008年、2009年省级财政筹集重建基金达到170亿元。

  全省八项民生工程预计总投资726.69亿元,较 2008年投资增长68.06%。

  省级财政安排“三农”方面的总投入预计达到133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2.7%。

  省级财政安排工业发展方面资金18.8亿元。同比增幅22.9%。其中,在去年3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产业发展及重点产业园区建设资金2亿元,增长66.7%。

  权威解读

  黄锦生(省财政厅厅长)从需要安排的重点投入方向来说,将注意三个立足。一是立足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结合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通过有效投入促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二是立足公共财政改善民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确保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民生事业发展资金投入稳步增长,支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城乡低收入人群及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是立足确保推动“两个加快”。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引擎,以政府投资项目为基础,以优化产业布局为支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动力,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金融

  放大规模 增加渠道

  目标

  银行机构全年在四川有效信贷投放力争达到3500亿元。

  政策支撑

  继续加大受灾地区重点基础设施、重点企业、支柱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推进灾后恢复生产生活特别是农民春耕备耕的信贷支持工作。积极协调落实专项信贷政策。

  引导金融机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高收益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资产支持票据和基础设施证券化等金融市场创新产品,为灾后重建和企业发展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督促涉农银行研究合理下放县级分支机构信贷审批权限,县域内银行当年新吸收存款三年内要逐步达到70%用于县域发放贷款。进一步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大试点步伐。

  强化中小企业服务,确保2009年小企业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

  权威解读

  王筠权(四川银监局局长)按照相关政策,3500亿元信贷规模投放将优先支持国家和省发改委确定的重点项目,优先支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7+3”产业发展规划,优先支持四川铁路、公路、航空、港口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在此基础上,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按照总行部署积极稳妥地开展并购贷款和搭桥贷款业务。分类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提高竞争能力,鼓励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鼓励民间资本、优秀民营企业参股;稳妥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试点地区将重点向欠发达地区、严重受灾地区和中小企业资金供需缺口大的地区倾斜。

  四、重建

  加快重建步伐提前完成任务

  目标

  今年9月完成农村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年底基本完成城镇居民住房恢复重建。统筹安排供排水、电力、供气、通信、广播电视、消防等市政公共设施恢复重建,开工建设748个市政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启动39个重灾县(市、区)的城镇重建工作,尽快恢复完善城镇功能。完成2811所学校、1167个医疗卫生机构、763个计划生育服务机构、1546个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机构恢复重建。

  政策支撑

  全面实施《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年度计划,落实城乡住房补助政策,积极协调住房贷款,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强化建材物资保障和质量、价格监管。

  权威解读

  杨洪波(省建设厅厅长)我省要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灾后恢复重建城乡规划,优先安排关系民生的居民住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加强对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强对农村建筑工匠的组织、管理和培训;城镇住房重建,尽早把补助资金发放到位,重建项目最迟要在4月底前开工建设,年底前完成安居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建设任务。

  通过争取国家灾后恢复重建资金、争取对口援建方支持、商业融资及吸纳社会资金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大力推进地震灾区市政公用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年内力争完成灾后恢复重建80%的工程量。

  五、交通

  抢抓新一轮机遇

  目标

  今年交通预计完成投资580亿元,其中铁路建设200亿元,公路建设300亿元,水运建设15亿元,民航机场建设65亿元。

  政策支持

  加大项目储备力度。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发展重点,对接国家投向,做深做细前期工作,抓紧储备一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四川核电、川青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筹集和用好建设资金。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努力筹措政府性资金。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和乘数效应,依托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投融资平台,运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

  权威解读

  安路生(成都铁路局局长)抢抓新一轮铁路建设机遇,四川省走在了前列。仅2008年就与铁道部签订了3次关于加快在川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共同确定了未来几年我省境内铁路建设宏伟蓝图。2009年,全省境内还将新开工9个项目,投资规模1940亿元。今年四川将加快成灌快速铁路、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兰渝铁路等项目建设,全力争取新开工建设成兰、成西、成贵、川藏、巴达、成昆扩能、成渝城际客运专线和达万铁路电气化改造、成都火车北站改造等“7+2”铁路项目。

  高烽(省交通厅厅长)今年是我省实施“千亿交通工程”的第一年,到2012年底,我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将累计投入上千亿。这批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新增3条进出川高速公路通道,特别是将打开西北和东南方向的快速通道,新增集装箱码头年吞吐能力100万标箱,对于完善全省高速公路和内河集疏运网络,加快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支撑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今年的任务是加快推进纳溪至贵州界、宜宾至重庆界、广元至甘肃界等高速公路建设,抓好国道317、省道302等国省干线公路改建和泸州港扩建、宜宾港以及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二跑道项目建设。本版撰稿本报记者杨晓 曾实

  张学文 王代林 李秋怡

  走势预测

  四川将是一片投资热土

  盛 毅

  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是我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周期性调整挑战,抓住机遇再上新台阶的重大举措。而实现“两个加快”的根本保障是投资。为此,我省确定了要在3年左右时间内,实现完成投资3万亿元规模的目标。如此规模的投资,将使我省未来几年成为西部投资的热土,并带来以下方面的变化:

  首先,本轮投资增长速度将创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峰,投资规模可能相当于1978-2007年的投资总和。每个月的投资近千亿元,一个月的投资相当于1999年全年的投资规模,由此形成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

  其次,大规模的投资将确保我省的GDP增速显著高于全国平均。2007年,投资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由过去的50%左右上升到63.1%。未来两年投资增速加快,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将继续提高。

  第三,本轮投资涉及领域多、新上项目多、创造需求多,将直接使钢铁、水泥、有色金属、装饰材料、能源、运输设备、工程机械、建筑、金融、交通等行业受益,由此带动食品、机械、电子、化学原料、纺织、公路、港口、机场、物流等行业受惠,为众多行业和企业发展提供新的需求。

  第四、尽管全省各地区的投资都将呈快速增长势头,但投资重点有差别。地震灾区的投资重点将集中在城乡居民住房、学校和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电力、交通、通信等重点基础设施、城镇基础设施、企业厂房设备、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等方面。中心城市投资重点将集中在大型商贸、物流、金融、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码头及配套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和支撑创新能力的设施建设,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投资重点将集中在以农田水利为中心的基础设施、乡村公路、人畜饮水安全网络、特色种植业基地、优势资源开发、土地综合整治、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和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等方面。

  第五、全方位和大规模投资的结果,不仅将使基础设施尤其是我省对外交通通道发生质的改变,也将明显改善企业生产的配套设施和群众的生活配套设施,还将催生新的消费热点和新的行业,为扩大就业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奠定新的起点。

  (作者为省社科院宏观经济所所长、研究员)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