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2月6日电 (记者刘丹)记者6日从上海边检部门获悉,从早上7时起,困扰上海港长达6天的持续浓雾渐趋消散,被滞留外高桥、吴淞等港口的近300艘国际船舶已逐渐恢复航行常态,开始通航。持续迷雾消散后船舶出入境(港)明显提速,码头生产作业秩序已恢复常态。
6日早上7时,受浓雾影响的丹麦籍“马士基迪克”轮在推迟了24小时离泊计划后,从外高桥码头出发驶往下一港口盐田。据上海外高桥边检站统计,截至6日上午,外高桥边检部门共办理国际航行集装箱货轮出入境(港)手续92艘(次),为旅客、员工办理出入境手续1181余人次,办理登外轮许可证103份。
这场浓雾持续影响申城长达6天,1月31日至2月5日,上海港长江口区被浓雾笼罩导致港区数次实施封航,近300艘国际航行船舶受其影响不得不取消、变更、延迟出入境靠泊、开航计划。2月4日至5日,长江口锚地及临近的码头滞压多日的国际航行船舶,不得不利用每日清晨或傍晚短暂的三四个小时的“稍好”天气条件,蜂拥驶离或靠泊码头。
据介绍,从5日15时起,位于上海东北部外高桥码头及长江口区浓雾逐渐缓解,能见度也由连日来的不足200米逐渐好转。据外高桥边检站执勤民警介绍,5日夜间至6日清晨7时,持续数日的浓雾逐渐转淡为轻微雾气,江面能见度普遍达到500-1000米。积压数日的国际航行船舶利用清晨短暂“突击”靠、离泊码头。
据上海中心气象台最新发布的天气预报显示,随着高空槽雨带南移减弱,上海市天气将逐渐阴转多云,气温将继续回升,未来几日不会再出现前几日大范围浓雾现象。
连日来,持续浓雾天气严重影响了上海港口岸国际航行船舶正常出入境。对此,上海边检部门及时启动灾害性天气紧急工作预案,快速为受浓雾影响的船舶办理边防检查手续,提高码头泊位利用率;同时开启“绿色通道”,提供人性化服务,第一时间调派青年民警随时准备为有特殊需要的船舶登轮办理出入境边防检查手续。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