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观测台修建在八角亭石油钻井平台上。刘建平 制图
上海有了一位在海上预警地震的忠诚“哨兵”。昨天,从上海市地震局传出消息,国内首个能成功预警海上地震的观测台站——东海平湖八角亭地震观测台日前通过验收。
今后,这名坚守在海涛中的“哨兵”能在几秒钟内为上海发回地震甚至海啸的预警信息,从而在地震波和海啸传到陆地前为市民逃生脱险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数据几秒钟传回市内 “十几分钟能救多少条命啊!”昨天,八角亭地震观测台的项目部主任周华根感叹说,东海平湖八角亭地震观测台从其所处海面算起距离上海市区达300多公里,正式运行后,其将海上地震及海啸预警数据传到上海市区只要几秒钟时间,按照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地震传到市区要十几分钟,而海啸则要半小时左右。
理论上,这意味着预警的几秒钟后的十几分钟乃至半小时时间正是最宝贵的地震海啸应对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切断电、燃气等危险因素,组织市民转移到安全地区,保护好需要保护的重要地点等等。
未来还会安放海啸仪 东海平湖八角亭地震观测台也是我国第一个海洋石油平台上的地震台。它是在万顷波涛中竖立起的八角亭钻井平台上修建的,那里的海水水深90多米,科研人员利用上海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提供的钻井设备在大海中打了一个从海底往下600多米、直径200多毫米的孔。
顺着这个孔,科研人员放下了地震预警需要的地震仪,“未来还会放海啸仪”,这些仪器组成了地震观测台。
建成后,钻井平台会为观测台提供所需的电力,并防止其被海水腐蚀,而观测台得到的预警数据则会通过海底电缆由钻井台传到平湖油气田,再由海事卫星传到上海市区。
对于要选址在茫茫大海上的原因,周华根解释说,上海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上海陆地上源发的地震非常少,相反这座城市受海域地震影响较大,而根据地震学原理,离地震波越远,定位能力越差,所以将观测台建到海上去能更好地预警地震,另外还可以同时监测海啸。
根据规划,继平湖八角亭后,市地震局将在海上建设更多观测点,为地震预警埋伏下更多的“哨兵”。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