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在国新办今天举行的抗旱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全国受旱面积比高峰期(2月7日)减少了2437万亩,饮水困难人数也减少了96万人。大量的老化失修工程已经修复,并在抗旱中发挥了显著的效力。
水利部有关人士今天向记者解读这个数据时说,我国正在展开的抗旱工作具有别的国家无法“克隆”的中国特色,既符合国情也很有实效,那就是实施行政措施、法律措施、技术措施的有机结合。水利部今天公布的这一数据恰恰印证了这种抗旱特色机制的有效性。
行政法律技术措施有机结合 “单纯依赖技术,或单纯指望行政,或仅依靠法律措施和手段,抗旱工作都很难奏效”。水利部权威人士指出,我国的抗旱工作突出体现了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综合防控,特色就在于实施了行政措施、法律措施、技术措施的有机结合,这是别的任何国家都很难做到的。
这位人士介绍说,在法制保障方面,我国已形成了以水法为核心,河道管理条例相配套的抗旱法律法规体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陆续颁布实施了大批抗旱配套法规。在制度保障方面,各地全面落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抗旱责任制,并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责任制的落实和监管。
他说,中国政府的行政调动能力是别的国家羡慕不已的,而且,我们的行政调动是在法律法规范畴内运行的,是有规程的。
比如,去年国家防总颁布实施了国家防总应急响应工作规程,规范了国家防总、防总各成员单位、流域防总及省级防总之间的应急响应工作程序,各自的权力、义务、责任等都有章可循,确保了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他还透露,为将抗旱救灾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在规范行政手段的同时,抗旱法规制度建设力度正在进一步加大,抗旱条例已列入计划。
国家加大投入修复老化工程 据鄂竟平介绍,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一些灌区的末级建筑确实存在老化失修问题。
“这几年一直在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国家防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介绍说,去年第四季度中央水利投资了二百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投到了灌区改造配套和人畜饮水安全方面。去年年底的投入和前几年的投入,已经发挥了显著的效益。他举例说,这次受旱较严重的黄淮海地区,基本上在水利灌溉工程的可控制下能够得到有效的灌溉。今年虽然遇到了多年不遇的大旱,但是人畜饮水困难人数明显比常年少,并且比多年平均少了60%。
抗旱工程保障体系基础坚实 水利部有关人士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抗旱工程体系、保障体系有坚实的基础。在工程体系方面,遇到中等干旱年份,工农业生产和生态不会受到大的影响,可以基本保证城乡供水安全。在非工程体系方面,已在全国江河建成水文测站3.4万余处,重点中型水库大多建设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数字远程监控技术、电子险情探测技术等科技成果已在防汛抗旱中得到应用,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全面提升了防汛抗旱管理能力。
防汛抗旱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都建立了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长江、黄河、淮河、松花江、珠江、海河6个流域成立或重组了防汛抗旱统一管理的指挥机构,在防汛抗旱任务较重的地区,逐步建立了乡村防汛抗旱组织。
在队伍保障方面,组建了100支国家级重点机动抢险队、44支省级机动抢险队、250多支市县级机动抢险队,全国已建成县级抗旱服务队1653个,乡镇级抗旱服务队9038个,解放军建立了19支专业应急队伍,专群结合、军民结合的防汛抗旱队伍已初步形成。
在物资保障方面,国家防总在15个中央防汛物资定点仓库储备了价值1亿元的抢险救灾物资,各省级防汛抗旱指挥部也结合自身实际,储备了价值30亿元的抢险物资。
在体制机制方面,逐步健全了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强化了预报、预警、调度、抢险、救灾、重建等关键环节。防汛抗旱应急管理能力的逐步提高,为防汛抗旱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报北京2月10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