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英雄冢 座座不蒙尘
从今年起,我省将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烈士纪念建筑物的维修及维护,3年内,拟完成全部622座中的1/3。
从远处看,一座座坟丘已经很难辨认 |
本报2月10日讯(记者 赵清源)我省共有622座烈士纪念建筑物,长眠着近1.7万名烈士……由于年久失修、资金缺乏等原因,全省许多烈士纪念建筑已经破损、风化,亟待抢救。从今年开始,民政厅启动全省烈士纪念设施大规模维修改造工程,即每年拿出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烈士纪念建筑维修及维护,预计3年内完成。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省对烈士纪念建筑首次大修,也是在建国60年之际,对革命先烈最好的纪念。
我省是革命老区,在抗日及解放战争中,全省军民做出了巨大牺牲。散落在各地的烈士墓、陵园、纪念碑、纪念亭,多数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有些建筑地基下沉、墓碑断裂、围墙倒塌。
目前,管理保护烈士纪念建筑物的,都是非盈利单位,仅靠自身,根本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维修改造。从1995年开始,我省每年都拨付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烈士建筑维修。可是,数年来,市、县财政却一直没有专门预算。这使得占全省82%的、散落在乡镇村落的烈士纪念建筑物,很难得到有效的维护。
对此情况,省民政厅决定,启动全省烈士纪念设施大规模维修改造工程。预计今年,全省1/3以上的烈士纪念设施将首批得到维修改造。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认为,今年是建国60周年,这次对烈士纪念设施维修改造,不仅是在修复历史,也是对烈士最好的追思和缅怀。
■相关链接:
全省现有的622座各类烈士纪念建筑物,占地面积160多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保护单位4个,省级10个,市级7个,县级88个,散落在乡镇村落的烈士墓、碑、亭等513个。这些建筑安葬烈士近1.7万名,收录进入《革命烈士英名录》的烈士有10500人,其余的都是无名烈士。
■实地探访
大同西韩岭烈士墓 部分坟头几乎被踏平
在大同市南郊区西韩岭村村北,有一块占地约2500平方米的墓地,埋葬着解放大同时牺牲的解放军官兵。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保护,人为损坏非常严重。
10日上午,记者在西韩岭村看到,该墓地还存有71座坟丘。这些光秃秃的坟丘被村民的建筑包围着,墓地的东南角是村民倾倒垃圾的地方,南边两条过道横穿墓地,部分坟头几近踏平。记者在墓地找到了两块残存的石碑,依稀可辨:“张庆杨烈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白彦县”、“一九五一年”等字样。
记者从大同市南郊区民政局了解到,1946年7月,解放大同战役期间,当时西韩岭村关帝庙是战地医院。每天都有伤员从阵地上被抬到关帝庙中,有些战士牺牲后就埋葬在西韩岭村北。该墓地共葬烈士73名。
该局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南郊区委和区政府的领导们对于该墓地的情况非常重视,前年,大同市有几位政协委员还提出过议案,建议主管部门将烈士墓迁至大同解放纪念碑所在地,但因经费紧张等原因迁墓一直未进行。目前,南郊区民政局要求西韩岭乡和西韩岭村加强对墓地的保护,等待市、区研究具体的保护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