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许为钢,重庆人,1958年10月出生,现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副所长。他主持育成了优质小麦品种郑麦9023,该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郑麦9023被列为农业部推荐的小麦主导品种,是我国当前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小麦品种。
2.99亿亩耕地受旱,442万人、222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河南等8省冬麦区受旱面积总计1.52亿亩,占全国作物受旱面积的95%。“这是一场影响不亚于金融危机的大旱。
”专家如是说。
农民朋友该怎样应对?对河南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会不会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在大旱中,我们又有哪些值得总结的教训和经验?昨日,商报记者采访了省农科院小麦专家许为钢。
谈旱灾 影响不亚于经济危机 记者:我国北方大部分省份都在抗旱,小麦的旱情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或者说旱情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许为钢:全国小麦总共播种面积大概是3亿多亩,现在河南等省的小麦受灾面积在1.8亿亩左右,占到全国小麦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如果,我说的是如果,最后减产了,对国家的粮食安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经济危机来了,但中国为什么不慌,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我们丰厚的粮食储备,所以对抗旱救灾甚至比抵御金融危机更为重要。
记者:现在河南抗旱的形势怎么样?
许为钢:可以说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属于重灾区。国家历史上首次启动抗旱一级响应,就是可以调集一切力量进行抗灾。为什么徐光春书记一再强调要“痛下决心”抗旱救灾?我理解是,第一,不要犹豫了,旱灾已经非常严重,不救不行了;第二,要尽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来抗旱救灾,不惜一切代价;第三,必须打赢这一仗。
谈影响 河南小麦今年不一定减产 记者:目前看来,河南小麦会减产吗?
许为钢:我们现在的目标是不减产,甚至增产。
记者:但旱灾已经形成了事实,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些影响呀?
许为钢:这个问题要这么看,旱灾确是事实,一定会有局部地方造成减产,比如说商丘某县会减产,但可能豫北某县由于浇水到位还会增产,一加一减可能总数是增加的,所以我说的可能不减产是针对河南这个整体来说的?
记者:今年我省小麦不减产的根据是什么?
许为钢:我认为有三点:一是,由于去年河南小麦的播种质量和管理都比较好,其生长质量是远远优于往年的,灾前,一类苗和二类苗(生长比较好的麦苗)所占的比例高达80%,而往年只有60%多;二是,现在河南小麦的分蘖(音nie,禾本科等植物在地面以下或近地面处所发生的分枝)每亩有70万到80万个,而最终结穗大概在40万,学过生物学都知道,分蘖之间存在一个竞争关系,争夺养料、水分等,现在旱死一部分,还可以保证其他分蘖的结穗质量;第三,接下来一段时间,小麦进入拔节期,也就是快速生产期,需要大量水分,只要保证水肥供应,基本可以做到不减产,甚至增产,这都有可能。
记者:这么说,我们就应该乐观看待抗旱结果了。
许为钢:有一个前提:现在的抗旱保苗工作做到位,后期的水分供给和管理到位。
谈浇苗 目前的天气日夜都适宜灌溉 记者:昨天南方一媒体报道说,农民想浇水,但夜晚温度低,又不敢浇了,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许为钢:这都是被某些专家害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媒体曲解了专家的意思所致。他们的意思无非是温度低了,浇水会结冰,结冰后体积增大,会伤苗,这观点是没依据的。
记者:如果说温度低了,确实会像他们说得那样结冰呀?
许为钢:第一,现在的温度来看,大多都在0摄氏度以上了,不存在结冰的可能;第二,河南的浇水大多靠机井,井水提上来,本身是有一些温度的,而且,我们很多时候浇水并不是大水漫灌,所以不存在结冰伤苗的可能。
记者:但确实有部分专家说农民浇水防冻伤麦苗。
许为钢:我一直反对这种说法,前两天去武汉开会,我还就此问题和一个专家发生了争执,我说我在基层干了很多年,我知道什么情况,现在气温大多都在0摄氏度以上了,不会结冰了,经验永远都比书本知识可贵,不让农民浇水,你这是误导,如果粮食真减产了,你们是要负责任的。
记者:就是说,现在农民朋友可以放心浇水了。
许为钢:是,旱情不等人,目前的天气日夜都适宜灌溉。
谈建议 每亩最好浇水20方~50方 记者:说起浇水,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许为钢(笑):农民比我们更会种地,只是细节上需要把握更好一些。日平均气温高于3摄氏度时浇水,并及时追加速效氮肥,这是效果最佳的浇水方式,而在一天中的最好的浇水时间是10时到15时。
记者:您刚才不是说日夜都可以灌溉吗?
许为钢:上面说的是最佳的方式,之前说的是可以灌溉,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比方说一块地不是太旱,就可按照最佳时间来浇水,但旱情不等人,一块地都旱得快要死了,我们还要等最佳吗?再者说,河南基本所有的地方都达到平均气温3摄氏度以上了。
按照现在的旱情来说,每亩最少要保证20立方米以上的水,最少也不能低于15立方米,但每亩最好不要高于50立方米。
记者:那追肥是不是也要有所注意呢?
许为钢:要抓住2月上中旬半个月左右的有限时间,采取肥水齐攻的办法,促进三类苗转化升级。尚未拔节的冻害田块,根据受害程度不同,每亩可追尿素2.5公斤到7.5公斤。已拔节的可追2.5公斤到10公斤尿素,促使发新蘖,早发蘖,多发蘖。豫南等温度升高过快的地方还得注意防病。
最后值得提醒的是,各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哪怕同一个村,不同地块的情况也不一样,农民最好咨询当地农技部门。
谈责任 别指望麦种来抵御特大旱灾 记者:豫东的很多农民把矛头对准了某一麦种,认为它的抗旱能力不强。
许为钢:我只能说:旱灾不是某人、某麦种造成的,从全省小麦分布来看,豫北一般是抗倒伏的麦种较多,豫西则更注重抗旱,豫南温度高抗病虫害的麦种较受欢迎,豫东可选择的麦种比较全一些。能抗旱的麦种确实有一定的抗旱效果,但你指望麦种来抵御这样几十年一遇的旱灾,对不起,我们的科技还达不到那种水平。
记者:在干旱这场天灾里,人为的技术因素能影响小麦最终产量吗?
许为钢:这是肯定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干旱和低温对迟播田块和弱苗田块影响较大,对根系发育好的田块影响较小。同样的旱情,凡是整地质量高的田块,苗情普遍较好;凡是高产创建示范片田块,苗情均好于其他田块;凡是遇旱后浇过水的田块,苗情均有所好转。
记者:我明白您的意思:黄苗、死苗现象当然主因是干旱。
许为钢:是的,但传统的耕作方式也有一些责任。比如播种方式,近几年北方大部分地区旋耕和秸秆还田面积逐年扩大,旋耕后不平整、镇压一下,造成耕层土壤悬松。一方面,通气透风,土壤水分散失快;另一方面,没有浇灌越冬水的田块,不能严实封冻,小麦根系吊在干土层中,易受冻害。
另外,秸秆的粉碎不充分也容易造成土壤悬松,加重旱情。
谈损失 政府会对农民进行补贴的 记者:镇压一下,我的理解就是压实吗?农民怎么不愿意做呢?
许为钢:其实不费劲,用小拖拉机拖着铁磙子在地里磙两遍就可以了。各地情况不一样,有的地方连播种带镇压,每亩地可能要多收10块钱,这样一来,农民镇压的积极性就受挫了。
记者:就没有解决办法吗?
许为钢:我认为,在一些重要技术上,政府应该有一定补贴,这样才能提高农民积极性,推动技术普及。另外,像今年的严重干旱,政府也要对农民有补贴。在一些地方,农民以前浇一亩地,柴油、水费加起来成本是25~30元,现在持续干旱,土地吃水量大,浇一亩地要50元以上,很多农民已经吃不消了,希望国家能补贴一点,一亩地补10元就能减轻农民压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记者:您觉得政府会补贴那些受到旱灾影响的农民吗?
许为钢:如果受损过大,还会损害农民种粮积极性,这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相信政府不会不管他们。
谈得失 全民抗旱增强凝聚力 记者:从今年的旱灾,我们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呢?
许为钢:可能近些年黄淮海地区雨水相对充沛,所以水利设施投入不足。好在这个区域地下水位都很浅,打个几十米就能见水。希望财政能在这里倾斜一下,一来保证生产用水,缓解旱情;二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
记者:您的意思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还得政府多掏钱?
许为钢:不仅如此,还应该加大对小型农业机械的补助,因为现在的政府的补助只针对大型机械,如果现在一个家庭能有一个抽水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但让农民一下拿出一大笔钱来添置机器,显然也有点困难,政府适当补贴一点,即可增加他们的积极性,对今年抗旱和往后的粮食增产都有好处。
记者:旱灾让我们学会了哪些东西呢?
许为钢:它毕竟是灾害,谈它带来的好处似乎不太合适,只能说要正反两方面的来看旱灾,它确实带来了灾害,但也让我们发现了一些不足,有利于以后的粮食生产;同时,从上到下的一次全面抗旱运动,也增强了凝聚力,增强了政府的号召力。(河南商报)(记者陈松文/图) (来源:大河网)
(责任编辑: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