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指,票据融资比重过大,对经济拉动或打折;3月很可能再度降息
新快报记者 梁明晖 实习生 陈庆麟
央行昨日公布,1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8.79%,较上月17.8%的增幅加快,高于政府设定今年增长17%的目标。1月当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62万亿元,接近去年全年贷款增量的三分之一。虽然信贷增量创迄今为止最高纪录,但对于资金能否完全流入实体经济还有待观察。有市场人士指出3月份或会减息。
票据融资占增量近四成
央行数据显示,1月末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6.68%,较上月9.06%的增幅明显下滑。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33%。其中,票据融资增加6239亿元,占当月信贷增量约39%。
有分析认为,由于票据融资仍居高不下,信贷对经济的拉动效用或因此大打折扣。
央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阮健弘日前分析,造成票据融资量大的主要原因是当前票据市场利率较低。申银万国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指出,从整个贷款结构看,主要投向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而由于固定资产项目尚未到位,可能导致一部分闲置资金定期化。同时,相当一部分资金流入股市。安信证券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M1的再度探底可能是企业大量持有票据,对活期存款形成替代,预计未来几个月随着票据发行规模的回落,M1会逐步向上走。
中小企业受惠不多
1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的中长期贷款增加5229亿元。阮健弘称,中长期贷款主要投放在基础建设领域,比较集中的是电力、燃气以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另外,交通运输、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等也都在增加,制造业也有一定幅度上升,房地产业贷款减少仍比较明显。
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从新增贷款的结构来看,中长期贷款的占比并不大,也可能仅仅配套给了中央的扩张项目,显示银行的惜贷情绪并没有任何的缓解。M1增幅如此之低,显示占M1八成的企业活期存款增幅较小,而企业活期存款一般和企业的交易活动挂钩,这也显示经济活动异常低迷。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就全国来说,虽然没有更详细的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贷款主要进入到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中去。换言之,目前的信贷仍主要投向大中型国有企业,给中小企业的并不多。”
3月份或会降息
信贷暴增说明市场流动性充裕,央行在短期内降息的可能性不大,上半年首次降息的时间可能在3月。兴业银行的鲁政委认为,可能由于1月份信贷猛烈增长,才使市场一度强烈预期的春节前降息最终未能成为现实。遵照这种逻辑,在预期2月份信贷继续保持强劲的情况下,央行仍可能在利率上暂时按兵不动。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部的人士向记者表示,信贷投放并非故意向大企业倾斜,如今小企业经营环境恶劣,部分小企业仍难以承受目前的借贷利率。
分析师们预计,随着未来通缩形势加剧,央行或将进一步降息。李慧勇预计,下月公布比较差的2月份数据之后,央行或采取一些价格调整工具,比如降低利率,或者通过准备金率下调做数量的调控。
招商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薛华指出,信贷增加主要是配合政策性投资,但要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和提高盈利能力,还需要通过降息配合。他预期,2月预期上半年会有降息CPI同比可能是零或者为负,并且下降趋势会一直持续到6月。因此,招商证券预计今年3月份有可能会出现减息,估计全年还有80-100个降息基点。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