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静在家照顾奶奶。3年前,奶奶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小静时常照料她。 |
奶奶“狸猫换太子” 女孩12年不知二叔是生父
亚心网讯(本网记者 尚宜涛) “没有奢望所有的人都原谅我,当我决定这么做的时候,就注定了从此良心日夜都要受到谴责,再多的苦我一人承受。”2月2日,玛纳斯县六户地镇派出所所长黄林彬在走访该镇杨家道村戚老太家中时,戚老太说出了埋在她心里12年的一个秘密。
12年前,戚老太偷偷将二儿媳刚出生的女儿小静(化名)抱走,谎称孩子已夭折,却把婴儿送给了大儿子做女儿。
真相大白了,戚老太、儿子儿媳、小静,这个大家庭的所有成员都接受了一场亲情关系的洗礼和考验。
“我太残忍了”
六户地镇杨家道村位于昌吉北部荒漠边上,这里距离玛纳斯县城还有70公里的车程。2月11日,记者来到村里时,这里正飘着大雪。
戚家人的事已在村里传开,打听她家的住址时,不时有村民向记者介绍情况,“戚老太人缘很好,老伴因病去世多年,家里有4个儿子,其中3个是先天性聋哑人,只有二儿子朱淮立身体健康,聪明能干。”
戚老太家在村子的东南角,不大的院子里只有三间土房,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很干净。
走进房内,小静正端着一盘洗好了的苹果,喂给奶奶吃。她扎着两个小辫,清秀可爱。
63岁的老人扶着沙发站了起来,显得很吃力,“小静,快招呼叔叔坐。”小静忙很大方地招呼记者,“叔叔你坐,我给你倒茶去。”
老人很健谈,说起小静的身世,脸色有些凝重:“现在想想,我真是太残忍了,对不起小静和二儿子夫妇,由于我的决定,这么多年来,让她们骨肉分离,每天生活在眼皮底下,却没能相认。”
“我们这个家很特别。”老太太说,经济条件差就不说了,4个儿子3个是聋哑人,“你说,谁愿意嫁给我这几个聋哑儿子?”
1995年,戚老太的老伴去世,当时为给老伴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两万多元的债。老伴去世那年,大儿子已经29岁了,在农村,这个年龄应该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老伴去世前一再说,一定要给大儿子订门婚事”,戚老太曾多次找人给大儿子说媒,总被媒婆婉拒。
带着这个没实现的愿望,老伴离开了人世。
那时,戚老太的二儿子朱淮立已结婚,并生了一个女儿,而老三和老四都在昌吉市聋哑学校上学。
惊人的想法
1996年初,儿媳妇又怀孕了,戚老太欣喜万分,每天都去儿子家照顾媳妇,让她后来感觉残忍的想法,也渐渐在她脑海里成形。
“我当时想,老二已经有孩子了,加上身体健康以后日子不愁,可老大是残疾人,以后老了没人照顾怎么办,再加上媳妇怀的是第二胎,如果是个女儿就不能再生了,孩子生下来如果给老大,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戚老太说。
戚老太说,她当时也多次犹豫,但老伴生前的愿望,最后让她坚定了这个想法:“孩子娶不上媳妇,但得有个后人。”
当年9月8日,朱淮立下地拾棉花,儿媳喊肚子疼,老人知道媳妇是要生了,但她没把消息告诉二儿子,而是独自一人带着媳妇去了附近团场的诊所。当天下午,儿媳顺利产下一名女婴。
孩子生下一会儿,老人和诊所医生讲通后,就实施了盘算半年的想法。
媳妇产后贫血,一直昏睡,戚老太抱走了女婴,送到了事先说好的亲戚家中。第二天上午,儿媳才醒过,“我一醒来,就想看眼孩子,可没见孩子的影子,我当时心里就害怕了。”儿媳回忆当时的情景说,虽然她现在已原谅了婆婆,但心里总有个疙瘩。
她连忙问孩子的情况,得到的回答是:“孩子生下来就呼吸困难,夭折了,她把孩子埋到了地里。”
问医生怎么回事,医生的说法和婆婆相同。“我当时哭得伤心欲绝,可不得不接受了这样的事实。”儿媳说。
三天后,戚老太说要出趟远门,回来时怀里抱着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婴,她给邻居们说,大儿子一直找不上媳妇,害怕绝后,所以托亲戚从外地抱了个孩子,让他领养。
整个过程中,二儿子朱淮立一直在忙于拾棉花,对母亲的说法也没怀疑。但母亲抱回女婴后,“我觉得事情有些蹊跷,问母亲,她坚决说孩子是抱来的,与3天前夭折的孩子没关系,并且说早已和人联系好了,孩子一生下来就抱回来。”
朱淮立夫妇心里虽然打鼓,但很快接受了母亲的说法。就着样,戚老太瞒住了所有人,并一直帮大儿子抚养小静。
12年的煎熬
戚老太和大儿子生活在一起,二儿子就住在隔壁。小静出生3年后,朱淮立夫妇如戚老太所愿,又生下了一个儿子。
但朱淮立一直特别疼爱小静,甚至于超过家里的女儿。朱淮立外出经常带着小静,还时不时给她添置些新衣服,在村里人看来,小静虽然喊朱淮立“二叔”,但这对“叔侄”像父女一样。
“我一直觉得,这孩子和“夭折的女儿”差不多大,而且小静很懂事,很听话,性格又开朗,对我母亲也很孝顺,在家有空就帮奶奶忙前忙后的。”朱淮立说,由于大哥是聋哑人,他也承担了半个父亲的责任。
小静一天天长大,戚老太又欣慰又内疚,“每当淮立过来,小静叫他二叔,我的心就像啥东西绞在一起一样。”戚老太说,她也多次想开口把事实告诉二儿子,但都强忍住了,“大儿子也很喜欢小静,反过来想想,觉得如果说出真相,又对不起大儿子”。
戚老太在内心反复煎熬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
小静年龄越大,朱淮立夫妇越觉得不对劲,她和大女儿越长越相,脸型,嘴巴,眼睛都格外相似,当年的疑问又冒了出来。
朱淮立夫妇找母亲再问究竟,但戚老太还是没有松口,他们也没法再追问。“母亲这几年多病,隔三岔五腰酸腿疼的,不想追究太多,怕母亲生气,影响她的身体,再说无论孩子是我的,还是大哥的,总之都是母亲的孙女,是朱家的后代。”
小静也向奶奶问过自己的身世。有一次,村里的小朋友说她是抱来的,小静急得和人打了起来,哭着回家问奶奶:“别人有妈妈,我为什么没有,我是不是抱来的?我的爸爸妈妈是谁?”。
小静的问题把老太太惊得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当时也不知道咋说,手都发抖了,坐在沙发喘了半天气。”戚老太平静下来后告诉小静:“你是我抱回来的,你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奶奶再告诉你。”
看奶奶当时的样子,小静以后再也没问过这个问题。
2006年,戚老太生病卧床半个月,大小便失禁,小静每天放学后,都及时回家服侍奶奶,帮她换洗衣服,擦身体。在小静当时的一篇作文里这样写道:“奶奶虽然能下床了,但身体越来越不好,腰和腿老是疼,也不能下地干活了,我要好好照顾奶奶,我还想见到我爸爸妈妈,奶奶说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见到他们。”
小静的懂事经常让戚老太感动,但心里的自责感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因为没办领养手续,小静一直没有户口。”
迟到的真相
“都是我的错,害得孩子‘没有’父母,没有户口。”戚老太说。
“眼看着孩子就要上中学了,户口还解决不了,以后怎么上高中、上大学,我已经毁了孩子的幸福,再也不能毁了孩子的前途。”为此,戚老瞒着家人找相关部门求助,但一直没有说出实情,而小静的情况又不符合规定,户口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今年2月2日,玛纳斯县六户地派出所在开展公安系统“大走访爱民实践”时,派出所所长黄林彬在走访中,了解到戚家的情况,便上门走访,询问情况。
“为了孩子的将来,我再不能瞒下去了。”戚老太把这个尘封了12年的秘密告诉了黄所长。黄林彬说:“当时,我听到这个说法,觉得难以置信,反复问了几遍,老太太又详细说了事情经过。”
黄林彬还是无法相信戚老太的说法,他又走访了多位村民,了解关于小静“抱养”的经过,大家的说法基本一致,随后又找来朱淮立的大女儿,让两个孩子站在一起,仔细端详,“两个孩子越看长的越像。”
派出所最后经过研究,认为戚老太的说法属实,2月9日给小静办理了户口。
真相大白。但这个真相像枚炸弹,在戚家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朱准立夫妇一直心存怀疑,但当这个怀疑被证实时,他们又无法接受。
情感的撞击
大走访当天,朱淮立最先知道了真相。“我当时问,‘妈,这是为什么?难道为了大哥日后有人养老送终,就让孩子一直到现在,都不知道父母是谁?”
朱淮立几乎哭着跑回了家,但他不知道怎么开口给妻子说,他在家里转来转去,一包烟抽完了,才跑进厨房,对正在做饭的妻子说:“小静是我们那已经‘夭折’的女儿。”
妻子一屁股坐在了灶台前。
“我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怨恨,母亲居然这么狠心,让我们母女天天见面却不能相认。”朱淮立的妻子说,她哭了半夜,想去找婆婆说理,都被丈夫拦住了,害怕她情绪太激动,母亲身体又不好,怕有个三长两短。
夫妻俩一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婆婆就过来了。“媳妇,婆婆对不住你,来给你请罪。妈错了,但为了这个家,妈都也认了,妈恳求你,把小静留给你大哥。”戚老太说。
朱准立妻子痛斥了婆婆几句。哭着收拾起行李,回了石河子的娘家。
在娘家,亲朋好友劝了几天,她才回到家里,但坚定的想法是要回女儿,一辈子再不认婆婆,让她遗憾终生。
回到家里,几位老邻居又上门帮戚老太说情。邻居张大妈说:“我们把老太太这么多年受的苦、受的委屈都讲了,一开始她还是想不通,大家反复说的多了,她也觉得婆婆可怜,心里才好受了些,慢慢地原谅了婆婆。”
答应了婆婆的要求,小静继续让大哥抚养。
戚老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小静一直坐在旁边。奶奶在一边说,小静也跟着掉眼泪。她说:“我要和奶奶在一起,我离不开奶奶,也离不开聋哑爸爸,长大了要养活她们俩。”
小静说,她从没恨过奶奶,奶奶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她小时候就没有妈妈,是奶奶一手带大了她。聋哑的爸爸也对她特别好,每当他干完活回家,找不到小静时,就会到处找她,见人就把右手放在胸前(意思是问别人看见自己的宝贝女儿没有)。
对于亲生父母,小静说:“姐姐叫妈妈的时候,我心里也很难过,有时很想哭,现在知道了谁是自己的妈,虽然原来的婶婶现在成了妈妈,叫起妈妈来有些别扭,但知道她在我身边,每天可以看到她,感觉也比以前好多了。”
“无论我是谁的孩子,都要照顾奶奶。长大后要让奶奶过上好生活。”小静说,她希望生活还能像从前那样平静,她要好好学习,以后当一名医生,治好聋哑爸爸的病,挣钱养活奶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