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省纪检监察工作综述
2008年,全省反腐倡廉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以规范抗震救灾和扩大内需资金物资管理使用为重点加强监督检查,为四川“两个加快”提供了强有力的纪律保障,谱写了新的篇章。
切实强化监督检查
促进廉洁救灾、阳光重建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省纪委、省监察厅发出紧急通知,及时向11个省级重点部门、6个重灾市州派出监督组,确保抗震救灾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抗震救灾款物及时、公平、公正用于灾区和群众。
按照中央“向人民群众交一本明白账”和省委“公告天下、取信于民”要求,省和重灾市县乡成立抗震救灾款物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出台救灾
捐赠款物管理使用过错责任追究、灾后重建行政效能问责、大宗物资采购监管和重建工程招投标监督等制度;充实基层监督力量,从相关部门抽调350名干部,对39个重灾县市区、392个重灾乡镇实施驻地巡查;面向社会征聘343名监督员参与救灾款物监管、灾后重建项目监督;强化公开透明,相关部门及时公开救灾款物接收、发放情况;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快查严处违规行为,全省有194人因工作不力、截留救灾款物等受到处理。
积极服务科学发展
营造廉洁高效的发展环境
中央作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重大决策部署后,按照省委要求,省纪委及时成立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政策落实监督检查领导小组,以确保“既快又好”为目标,坚持预防在先、程序不减、周期缩短的工作思路,组建工作组开展监督检查,严防牟取私利、保证国家和群众利益安全,严防暗箱操作、保证公开公正,严防个人专断、保证科学民主决策,严防豆腐渣工程、保证投资质量效益。
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紧紧围绕严格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三项制度”,推进行政效能建设,加强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监督检查。
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推进源头防治腐败工作
通过查办一批大案要案,惩治了腐败行为,教育警醒了广大干部。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加大查案力度,共立案3393起,结案3358件,处分4113人,并为2152名干部澄清了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查处商业贿赂案件846起,涉及公务员260人。
省纪委在全国率先出台“两规”风险评估办法,全面推行重大案件查办工作“五个一”制度、重大案件发生地区和部门专题民主生活会制
度,努力实现以案促教、以案促建、以案促防。
同时,我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不断深化源头治本工作。省委制发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办法》,强化任务分解、责任落实,整体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围绕规范权力运行,认真执行党内监督制度,诫勉谈话1873人、函询1049人;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加大问责力度,569名领导干部受到责任追究;切实推进预防腐败试点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干部人事、财政管理、投资体制等改革,源头防治腐败工作领域不断拓宽。
始终坚持执纪为民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省纪检监察部门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加大纠风专项治理力度,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围绕学有所教、病有所医,督促落实农村“两免一补”、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等政策,减轻家长负担91亿元;规范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上网采购,挂网药品让利患者16.4亿元。开展住房公积金、扶贫资金和社保基金专项治理,有37人因挪用专项资金受到查处。大力整治公共服务行业收费和服务行为,纠正损害消费者权益问题2874件;清理行业协会、中介组织违规收费项目189个、兼职公务员290人。强化“八项民生工程”等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监督,减轻农民负担5497万元、企业负担7851万元。建立健全及时掌握、快速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的平台,省和部分市州开通《农村信箱》广播栏目,省级81个部门值守《阳光政务》热线,市州和44个县市区开办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0520个,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不断纯洁党风政风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
2008年,我省积极开展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治理,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严查顶风违纪案件,取消公款出国(境)团组514批5088人。坚决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督促落实党政机关压缩公用经费,清理“小金库”427个。围绕农村、企业改革,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厂务公开,深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基层公务行为。全省查处1266起基层干部违纪案件,处分1446人。
与此同时,切实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学习宣传抗震救灾优秀纪检干部先进事迹,认真总结纪念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30年来的实践经验,不断加强纪检监察干部作风建设。
(沈纪综 本报记者 陈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