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视为“盟军”、各自配备先进声纳系统的英法两艘核潜艇,为何在茫茫大西洋中,将“几百万分之一”的相撞几率化为现实?英法等国军事专家从技术和安全体系角度给出了部分解释。
声纳缺陷
相撞事件刚一传出,外界最先产生疑问的是潜艇用于探测周边物体的声纳系统为何同时不起作用,让两艘核潜艇“静悄悄地”发生碰撞。
美国福克斯电视台援引军事专家约翰·派克的话报道,声纳系统有“主动声纳”和“被动声纳”之分。“主动声纳”相当于“黑暗中的闪光灯”,通过自身发出的光波探测海底物体,“被动声纳”则在自身不发出任何信号的情况下探测。由于“主动声纳”容易暴露目标,需要长时间自我隐藏的核潜艇往往使用“被动声纳”。
英国核潜艇问题专家约翰·拉奇认为,核潜艇执行海底巡逻任务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隐藏自己,因此可能通过关闭艇上尽可能多的设备而减少运行产生噪音,其中就包括关闭声纳。
这一分析似乎可以解释相撞事件披露前的一段小插曲。《泰晤士报》报道,2月6日,即事件发生几天后,法国海军证实核潜艇在返航时“可能与海底集装箱”发生相撞。直到数天后与英国海军交流信息时,法方才得知撞上了核潜艇。
英国《卫报》甚至调侃道:“(相撞事件)传递出的好消息是,它证明英国核潜艇确实难以探测;坏消息是"前卫"号太难以探测了,以至于在大西洋和法国潜艇撞上。”
体制差别
除了技术因素外,一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专家将相撞部分归因于法国与英国所属的不同安全体系。
英国一名潜艇前指挥官告诉美国《时代》周刊,为避免盟友之间的军舰和潜艇发生相撞,北约组织正沿用一种基于情报共享的交通控制系统,随时提醒成员国舰只注意任务区域内可能存在的盟友舰只。
不过,由于法国并非北约成员国,没有义务报告己方核潜艇运行位置,北约的“海上军事交警”角色在这次相撞事件中难以起到“交通预警”作用。
法国海军发言人热罗姆·埃吕兰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证实,相撞发生前,法国没有将核潜艇位置通报北约,因为“法国将自己核武库视为防御能力的最关键部分”。(新华社供本报特稿/徐超)
?ā)??=?=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肖特所言:“当你陷入坑中时,最要紧的就是别再挖下去,而这个条款却是在挖一个更深的坑。”
包括卡特彼勒和通用电气公司在内的美国制造业巨头都反对“购买美国货”条款,主要就是担心这种明目张胆的保护主义行为会引发其他国家的报复。目前,中国和其它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庞大的投资计划,涉及的也大都是公共工程,美国企业希望进入这些市场、分得一份蛋糕。对他们来说,中国等海外市场十分重要,失去海外市场得不偿失。
美国大张旗鼓的“购买美国货”举动在损害美国国际形象之余,势必会助长保护主义,阻碍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复苏步伐。用美国媒体的话说,假如美国可以如此对待“中国制造”等其它国家产品,那么中国和其它国家就有权顺理成章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新华社华盛顿2月16日电/记者刘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