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雨作业前,某部女飞行员王亚平与机械师一起检查播撒器装挂情况。沈玲摄
2月12日16时许,干渴了110多天的北京地区普降喜雨。此前2个多小时,空军一架运输机在北京地区上空执行了人工增雨任务。与此同时,空军还有两架运输机在鲁西北地区实施增雨作业,鲁西北也下起了“贵如油”的春雨。
去年入冬以来,我国冬麦产区降水量偏少为30年之最,特旱区达到50年一遇。面对麦苗枯死、土地龟裂、人畜干渴、粮仓危急的严峻考验,全军和武警部队依据相关法规迅速启动抢险救灾机制,一架架飞机腾空而起实施人工增雨、数万官兵深入到田间地头泼洒甘露。
紧急时刻依法行动 军队是抢险救灾的突击力量,执行国家赋予的抢险救灾任务是军队的重要使命——摘自《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第二条
2月5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宣布启动I级抗旱应急响应。按照《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启动I级抗旱应急响应必须具备两种情况之一:一是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特大干旱,二是多座大型以上城市同时发生极度干旱。
早在启动I级抗旱应急响应前,河南省新乡军分区已经预支30万元,集中人力、物力支援驻地乡村抗旱保苗。军分区政委岳守平说:“庄稼死了,我们再行动,那就晚了!”
2月7日,总参总政发出通知,要求全军和武警部队着眼大局,积极协助地方做好抗旱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旱灾造成的损失。此前一天的2月6日,空军运输航空兵某师派出两架运输机,分别抵达安徽蚌埠机场和河南新郑机场,准备在江淮地区和中原地区实施人工增雨。老机长刘玉海说:“看着农民兄弟遭受旱灾之苦,咱当兵的人心里急啊!”
新乡军分区、空军运输航空兵某师的超前行动,只是部队积极协助地方做好抗旱工作的一个缩影。2月初,济南军区两个集团军就已出动1203人、动用车辆机械201台,武警河南总队出动1243人,在河南洛阳、许昌、焦作、新郑等地支援地方抗旱。
在全军发出抗旱救灾的统一号令之前,这些部队根据驻地局部地区的严重旱情,应地方政府请求,依据相关法规的明确规定,主动作为,边行动边报告,赢得了时间和主动,取得了最佳的救灾效益。对此,军地领导感慨地说,这得益于法规的保障和规范。
总参总政发出紧急通知后,许多部队立即调整部署,有的中断正在执行的任务,有的快速抽组技术力量,有的多方协调抗旱物资。军队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田义祥介绍说,军队抢险救灾有法可依,使抗旱救灾呈现出行动迅速、有条不紊、效果显著等突出特点。
特殊战场快捷高效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应当在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具体任务由抢险救灾指挥机构赋予,部队的抢险救灾行动由军队负责指挥——摘自《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第七条
这是一项项特殊的记录——
河北各地驻军发挥技术优势,纷纷组建“农机服务队”,确保11万处小型抗旱工程和2000多台机组高效运转;
今年是安徽省小麦播种面积最大的年份,驻军和武警部队官兵与农民兄弟一起投入田间地头,开展多种形式的抗旱;
山西全省每天浇地6万亩,陕西全省日均117万人抗旱,这两个省许多干部群众说,没有子弟兵鼎力相助,这么大的劳动量恐怕难以完成。
在河北、山西、安徽、江苏、河南、山东、陕西、甘肃8个冬麦区抗旱形势十分严峻的省,类似记录不断被刷新。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泽巴足称赞说,子弟兵在抗旱中出了大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前不久,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安徽督导抗旱工作时,对旱情特点作了5点概括:秋冬连旱,受旱面积大,受旱程度重,旱冻叠加,可能出现冬春连旱。军队抗旱适应特殊灾情需要,呈现3个明显特点:指挥快捷高效,及时成立各级应急指挥部,减少上传下达的中间环节,确保军地协调沟通方便快捷;行动快捷高效,发挥临时党支部、党员突击队的作用,打好一个个攻坚战;转战穿插快捷高效,在贯彻就近用兵原则的同时,一些特殊任务需要特殊专业力量保障时,跨地域作业保证了安全迅速。
地方专家指出,此次军队抗旱,在继续发挥统一组织、突击力量强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主动配合国家防总有关抗旱行动的整体部署,也更加注重向科技要效益。
水利部决定,调黄河上游水,甚至北调长江水,保证受旱农田灌溉用水需要。黄河防总对小浪底、万家寨、东平湖等3个大型水库实行联合调度。济南军区紧急调集3万余兵力,专业技术分队冲锋在前,确保了这些抗旱举措尽快实施。
空军共调集23架运输机执行人工增雨任务。截至2月12日,已有6架分别在山东、湖北、安徽、河南和北京执行人工增雨任务,另有17架处于待命状态。经与地方政府协调,陕西、甘肃、青海等地也确定了月底前用机事宜。
多种军事效益凸显 有关军事机关应当制定参加抢险救灾预案,组织部队开展必要的抢险救灾训练——摘自《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第九条
山区干旱82天,总后驻豫某汽车团3天内七送“救命水”。崎岖、险峻的山路上,出动车辆160余台次,行程2100多公里,无一磕碰,人员无一受伤。团长陈志忠说,部队依法制定抢险救灾预案和平时加强抢险救灾训练,不仅必要,也确实能管大用。
第二炮兵某工程技术总队出动技术力量,两天时间帮地方修复车辆装备20多台、农机具80余套。高强度作业,对官兵身心是一种考验:10多名官兵几乎处于“连轴转”状态。五级士官刘庆云说,这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课堂。
在我国,抢险救灾已经成为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一个特殊“模块”。这次抗旱有效支援了地方,也给部队带来多种军事效益。
不在旱区的南京军区某防化团提出,江淮地区,历史上蝗灾常与旱灾并发,如果发生蝗灾怎么办?他们在组织演练的基础上,制定执行抗旱任务的各种预案有30多种。
抗旱行动中,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军区积极发挥军事协调部的作用,他们看到了长处也找到了不足,并尽快作出调整。
怎样按照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求,进一步加强针对性训练?如何以执行重大任务为契机,继续推动领导作风的转变?怎样结合部队具体实践,加大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力度?这些问题的解决,给军队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在持续着的抗旱行动,也成为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平台。
: 军队抗旱救灾的法律保障 北京卫戍区法律顾问处主任赵则强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行动有着完整的法律体系。这次全军和武警部队全力以赴做好抗旱工作,相关法规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军队参加抗旱救灾工作提供了基本法律保障。该法明确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军事法规的规定以及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参加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从而,为军队参加抗旱救灾工作提供了十分明确的法律依据指向。
二是《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为军队参加抗旱救灾工作提供了军事法规保障。军队参加抗旱救灾工作是一项非战争军事行动,涉及兵力、装备动用的批准程序等问题。对此,《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作出了具体规范。如:在险情、灾情紧急的情况下,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直接向驻军部队提出救助请求,驻军部队应当按照规定立即实施救助,并向上级报告;驻军部队发现紧急险情、灾情也应当按照规定立即实施救助,并向上级报告。抢险救灾需要动用军用飞机(直升机)、舰艇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这些都是军队抗旱救灾的基本遵循。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为军队参加抗旱救灾工作提供了专门的法规保障。2月11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从旱灾预防、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抗旱救灾和灾后恢复等方面,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明确了不同等级旱灾发生时的抗旱措施,规范了水量调度,并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都是军队和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必须严格遵守的专门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