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将正式施行。近日,记者采访了曾全程参与办法修改的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公室法规一处处长孙军民。
孙军民告诉记者,与现行的实施办法相比,新修订的实施办法更符合北京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在学校、教育督导、教师等多个方面都对政府责任做了进一步的强化,从而也成为该办法最大的亮点。
教育资源不均 政府引导推进 北京义务教育水平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基础教育基准分数已经连续五年排名第一,是全国惟一一个达到绩效等级A的城市。但是,北京的教育资源均衡问题也同样非常突出,不仅城区与郊区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就是城内各个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分布也并不均衡。
孙军民介绍说,事实上,为解决教育不均衡的问题,北京各级政府都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加大了对薄弱学校的投入。如今农村偏远山区的学校,在硬件环境、校舍建设、电脑等资源配置上,都有了显著改善。可是硬件本身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关键还是“软件”,这些学校在师资力量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市人大常委会去年对北京市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情况进行的执法检查结果显示,2008年上半年,北京市安排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改善140所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的生活条件,同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全市山区教师工资每人每月增加600元,平原和城区教师工资每人每月增加300元。但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仍然是目前落实义务教育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主要就体现在优秀教师资源分布不均衡,农村地区学校优秀教师数量明显低于城区学校,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结构比例不合理,高级职称比例较低,而且农村学校的优秀教师还在继续向城市流动。据统计,仅2007年,某个远郊区县由农村地区学校流向城区学校的教师就有60名。
为了尽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即将实施的新办法做了一系列明确的规定。办法在总则中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城镇地区薄弱学校建设,缩小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此外,办法还明确了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推动城乡之间和区域内教育设施和设备、课程、人才等的资源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应当均衡配置学校的师资力量,在教师培训、岗位设置、骨干教师配备、学科带头人培养等方面向农村学校和城镇地区薄弱学校倾斜,并组织学校校长、教师流动;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还要组织城市地区教师到农村地区支援义务教育工作,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和城镇地区薄弱学校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等一系列的规定。
尽管有了这些明确的规定,孙军民指出,教育资源均衡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全国重点学校可不是单靠硬件设施,好的学校必须要靠多年的积累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择校还有需求 法规仍难杜绝 对于北京的家长来说,“择校”都不会是一个陌生的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都不惜一掷千金让孩子进入一个教育水平较高的学校就读。
对于这种现象,孙军民认为,适龄儿童能够就近入学是政府必须要保障的,是政府的一项责任,而对于少年儿童来讲则是一项权利。从立法的初衷来说,的确应该尽量减少不合理的流动。但是,“在北京目前的状况下,要靠一部法规就完全的杜绝择校现象并不现实”。
“在北京,人户分离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提高,很多居民都已经搬离了户口所在的老住所,住进了新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绝对不允许择校,就意味着这些少年儿童将无法实现就近入学。”孙军民对记者说,虽然北京整体的教育水平很高,可优秀的教育资源相对来讲还是稀缺的,社会上对于择校还有着一定的需求,因此现在讲“杜绝”还不太现实。如果将来教育资源真正实现了均衡发展,所有学校都能够达到北京四中的教学水平,择校现象自然而然就将不复存在了。
孙军民说,现在的情况下,政府已经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从财力上平衡教育资源,辅助薄弱学校。但这毕竟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靠一部国家法或是一个地方性法规都还无法解决。只能说是通过扶助薄弱学校的教育资源,逐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满足不同需求家长的需要。
据了解,北京在均衡教育资源上的原则是“不削峰”,对好的学校一样该支持的支持,让它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政府在财力、培训等方面对薄弱学校进行倾斜,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
强化教育督导 接受社会监督 在北京市的实施办法中,专门有一章名为“督导”,用六条规定对督导的机构、内容、结果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根据这一章的规定,北京的义务教育督导工作分为“督政”和“督学”两个方面,即对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政府履行义务教育职责的情况进行督导;对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进行督导。督导的具体内容,包括了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和使用情况;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状况等多项内容。
除此之外,办法还规定,各级政府还要建立以督导评价结果为主要依据的义务教育公报、通报、表彰制度,并将督导评价结果作为评价各级人民政府义务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和考核主要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有关督导报告还将向社会公布,从而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监督义务教育法落实情况上的责任。
孙军民告诉记者,国家的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政府有教育督导的责任,北京市将国家法的一条规定拓展为一章,是对国家规定的进一步的深化和细化,目的就是要通过监督确保办法中的各项规定在实践中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和执行。
据了解,除了政府的督导工作外,新办法实施后,市人大常委会还将从人大的角度,进一步加强对法规落实情况的检查,行使监督权,促进办法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政府统筹安排 居民区建学校 在去年的执法检查中,检查组还发现居民区配套学校建设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缺乏总体规划,由开发商配建造成学校规模小、办学条件达不到标准、产权不清、交付不及时等。据了解,昌平区天通苑作为居住40万人口的特大型居民区,规划新建配套5所中小学,至今只有2所建成并移交教委,其余3所,一所被开发商对外租赁开办民办学校,一所建成多年但尚未移交,还有一所至今尚未建设。
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市的实施办法专门规定了一条:“新建、改建居民区需要设置学校的,应当纳入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学校建设应当符合办学条件标准,并与居民区的建设同步进行。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对所需建设用地依法划拨,对所需资金予以保障,学校建设由区、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从而将新建、改建小区内学校建设的责任交还给政府。
据了解,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非个案,以前新建、改建小区内学校建设由开发商承担,一方面由于建小学本身并不能够给开发商带来很大的利益,因此开发商并没有太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小区学校的建设缺少统筹的规划,有的小区居住人员较少,学校建成后没有学生,而有的小学建设完成后又满足不了需要。
孙军民告诉记者,新办法将新建、改建小区内学校建设的责任交给了政府,政府就可以进行学校建设的统一规划并负担资金,可以从规划布局上进行统筹考虑,如果小区没这么多需求不一定非要建小学,几个小区合建一所学校就足够了,而且从根本上杜绝了产权不清晰的问题。
孙军民最后对记者说,北京市的实施办法3月1日即将正式施行,其中规定的很多内容都是立足现实工作基础,明确了今后义务教育发展的方向。事实上,有些工作教委、市政府都已经在做了,将这些已经做了的事情用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就让其有了一种法律上的保障,同时也更容易形成一种长效机制。但是,必须认识到,包括教育资源均衡在内的义务教育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都是需要逐渐完善的,本身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教育水平的提高必须要以多年的积淀为基础,并不单单是靠一部义务教育法或者实施办法就能够实现的。法律法规中明确的目标,既要靠政府的积极推动,同时还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